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被尊重的美好

2018-03-11 21:08:2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苏君(本人提供)

柏大林

段鑫


 

 

文/摄生活报记者王晓晨

3月11日是国际尊严尊敬日。生活在世界上谁也不能是一座孤岛,谁也不可能离群索居。在与人相处中,要想受到欢迎,就应真诚地关心别人、尊重别人。而能感受到被尊重,当然是最美好的回忆,那信任的眼神,那坚定的话语,令人感受到世间的温暖。

近日,生活报记者就采访了铭记那些被尊重的人和事,聆听他们记忆中的那些美好。

尊重生命

女医生讲述亲身经历唤起重病患者生存希望

讲述人:苏君

职业:医生

“三八节,祝苏大夫节日快乐。我们一起做美丽的女神,永远青春靓丽!”3月8日,收到患者小玲(化名)发来的祝福短信,52岁的苏君笑了。苏君是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同时也是一名接受过两次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一年前,她和患者小玲相识。从短信内容里看出小玲已走出病症带来的阴霾,还要和她一起做靓丽女神,苏君一脸幸福的笑容。

在医院里,有一些是重症患者,面对病情会情绪失控,对这点苏君非常理解。而患者小玲住院时,则是情绪闹得最凶的那个。

27岁的小玲被检查出患脑胶质瘤,这种病和肝癌、肺癌并称为三大早亡肿瘤,生存期较短。当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小玲整天以泪洗面,拒绝与家人、医护人员沟通。苏君见状,一次次尝试找小玲聊天,并和她说起自己的患病经历,“我也是个重病患者,接受过两次器官移植手术。其实只要人生能挺得住,就会有机会!”小玲听了大吃一惊,她没想到眼前这位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医生也是一名重症患者。也就是从那以后,小玲开始尝试配合治疗。手术、化疗,小玲的身体日渐恢复,现在她的病情控制良好。

苏君说自己也是一名患者,所以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当你尊重生命,站在患者或家属的角度思考并用心帮他们解决一些医疗问题时,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医疗效果也会变得更好。”苏君感慨道。

尊重弱者

雨天帮盲人打伞过马路还暖心谎称是顺路

讲述人:柏大林

职业:盲人按摩师

57岁的柏大林是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省盲人协会主席。他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医院工作,是一位按摩主治医师。虽然没能拥有一双可以看到光明的眼睛,但凭借惊人的毅力,柏大林却成了我省盲人中屈指可数通过自考完成大学学业的人,还获得过“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柏大林说,他一直努力尝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自食其力。可是,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按红绿灯过马路,对他来说就是一件难事。下雨天,杂音大,听声过马路就更难了。

柏大林在哈理工大学也算是名人,曾给学生做过报告。在校园附近,经常有大学生主动上前打招呼寻问他是否需要帮忙。有一天,下着大雨,柏大林琢磨着要怎么过马路,突然一名大学生走过来,说和他同路,一直帮他打着伞,扶他过马路,还把他送到目的地。盲人的听力特别好。分手后柏大听出,对方走的方向就是送他回来的方向,所以判断他们根本不同路。“我知道,人家是怕我不好意思,才说了谎。”柏大林说,对方刻意保护他的尊严让他很感动。

尊重劳动

教练要求运动员赛后把杂物带走称尊重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的职业

讲述人:段鑫

职业:足球教练

11日,黑龙江FC(原名黑龙江火山鸣泉,本赛季更名为黑龙江FC)即将迎来队史上的第一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从2016赛季的中乙第10名,到2017赛季以中乙冠军身份成功冲甲,主帅段鑫为这支球队带来的不只是技战术层面的提升,更是精神、斗志层面的巨变。段鑫的“秘诀”之一,就是向全队注入“尊重”的概念。从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到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尊重球迷,进而尊重足球这份职业,是这支球队迅速提高的精神源动力。

球队队员们介绍说,去年年初离开冬训基地前,主帅段鑫召集全队开会,内容是要求每个队员在离开前收拾好自己的房间,把所有杂物都带走,“段导当时还特别强调,他发现有的队员用酒店的浴巾擦球鞋,这一点非常不好,是对别人劳动极大的不尊重。”他说,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会懂得尊重自己和自己的职业,才能把球踢好。

每次训练后,主帅段鑫都要求所有队员把空水瓶等杂物收拾干净;而比赛后,考虑到队员比较累,段鑫和教练组会亲自动手收拾杂物,“段教练以身作则,影响着队里每一个人。”队员认真地说道。

尊重人格

春蕾女童被资助多年感恩叫“妈妈”却被婉拒

讲述人:秋雁

职业:教师

30岁的秋雁(化名)原来生活在哈尔滨市农村。父亲在她3岁时因车祸去世,母亲身体不好,母女俩只靠家里的几亩薄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但是,秋雁一直学习十分刻苦。上小学四年级时,她成了春蕾女童资助对象,有一名远在广州的冯女士一直默默帮助她。

每学期开学,秋雁都会收到署名为“冯阿姨”的人寄来的生活费。秋雁说,受资助的这些年,有很多次资助人和资助对象见面的机会,相关部门曾搞过一些联欢会,但冯阿姨从来没有参加过,“她怕给我太大的压力,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一直在受资助,她希望尽最大可能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那些年,我们一直书信往来,在信中她说自己有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女儿,还寄来过一家人的合影。冯阿姨说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后来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所以也想鼓励我读大学。”

大学毕业后,秋雁应聘到南方一所私立学校就业。她给冯阿姨写信表达感谢,说是冯阿姨帮她实现了求学梦想,在信中称冯阿姨为冯妈妈。可收到回信时,冯阿姨却说,妈妈只有一个,就是给予秋雁生命的那个人,而她并没有那么伟大,秋雁真正要孝顺和回报的那个人是自己的母亲。虽然资助了秋雁很多年,但她没想过要任何回报,只是希望已成为教师的秋雁在遇到困难学生时,也能伸以援手。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被尊重、被关怀、被肯定的渴望。

今天是国际尊严尊敬日,当我们付出租车费的时候,多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听完演出的时候,多给一点儿掌声;当宾馆门卫为我们开门的时候,多报以一个微笑……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