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生猪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刘淑波 带动更多贫困户入社

2018-03-02 11:51:42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3月2日讯 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庆安县致富乡新富村福成屯的唐文福家就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过年好!老唐大哥,看我带了啥来给你拜年?”快言快语的该村生猪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刘淑波边进门边从包里掏出一纸文书,“这是邀请你加入咱们生猪养殖合作社的合同,你看看内容……”“看啥看,看了也白看,我倒是做梦都想入,哪有钱儿啊?”本就家庭贫困,因为爱人一场大病更是雪上加霜的唐文福攥着合同叹气说到。“你不用说了老唐大哥,我知道你的情况,我今天来就是告诉你不用你拿一分钱,你入社的费用我都包了,只要你好好干就行。”听了刘淑波的话,唐福文上前拉起刘淑波的手,红了眼眶。

“我就是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来,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刘淑波告诉记者,她从2011年开始养猪,靠着与龙头企业合作,无论生猪市场价格如何波动,她的收入一直很稳定。她的成功销售模式,为中小养殖场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刘淑波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26岁离乡创业,开过饭店、塑钢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她却决定回乡办养殖场。常言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尤其是养猪,几乎每三年一周期的价格波动,让养殖户很难有稳定的收益。很多人劝她慎重行事,她却坚信,只要不蛮干,踩着别人踏出来的路走,就能成功。

2011年,刘淑波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时,因为村里养猪户都抱着观望的心态,社里仅有她一家。刘淑波没有气馁,而是暗下决心:让事实说话!几经考察、学习,哈尔滨一家养殖场智能化、生态化养猪模式,让刘淑波眼前一亮。随后,她与哈尔滨某饲料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按照该公司生态化标准养猪,公司提供饲料和全程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生猪,刘淑波则保证每年至少出栏2000头成猪。

2012年初,猪舍建成,刘淑波一次性从美国引进5000头美系红毛猪,成为国内第二个养殖该品种的人。经过8个多月精心饲养,这一批猪全部长到了公司收购标准260斤以上,被全部回购,刘淑波每头猪净赚300元。

看到刘淑波赚了钱,村里的其他养猪户也动了心思,纷纷找到刘淑波要加入合作社。刘淑波经过比对、考察后以每股5万元吸收5户养猪户入社。她以低于市场价向养殖户供应仔猪,同时高于收购价0.1元回收生猪,合作社的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000多头。

2014年,生猪市场价格开始波动,当很多小养猪户开始降低存栏规避风险时,刘淑波却依然享有每斤8.6元的合同收购价,未受丝毫影响。“2014年原合同到期,我又续签了5年的合同,收购价仍是每斤8.6元。也有说要是收购价涨了我不就亏了吗?其实不亏,只是少赚而已。无论市场什么价格,只要斤数够,我每头猪都保赚300元。”刘淑波笑着告诉记者,小养殖场唯有靠上龙头企业,才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对于未来,刘淑波信心满满:“省里要启动实施千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并且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释放畜牧业潜能,延伸畜牧业产业链。这对我们养殖户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消息,我希望也能搭上这趟政策‘快车’,在生猪养殖产业上有所作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