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齐齐哈尔市非法集资案件逐年递减

2018-02-28 15:06:51 信息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2月28日讯 近几年来,非法集资案件涉及民间融资、网络借贷、提供养老服务等众多领域,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等媒介宣传力度大、收益率高、门槛低,利诱性极强的特点,非法集资。有的还形成了上下线层级关系,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相互交织的特点,隐蔽性更强。

在审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案件中,全市法院认真履行刑事审判职能,遵循宽严相济的原则,依法依规审理各类相关案件,充分发挥刑罚惩治和教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市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减少,市中院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介宣传,介绍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揭露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在案件审理中加大了对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法律的威慑和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情况下,非法集资案件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防控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的发生仍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如何加强防范

针对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涉案被害人数众多、被害人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市中院呼吁广大群众,要充分意识到参与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要提高正确识别和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法律知识,提高警惕,打消侥幸心理,使非法集资活动没有市场,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高发蔓延势头,维护我市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为推进平安鹤城、法治鹤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非法集资高发领域及其特点

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以投资理财为名义,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二是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民间介绍或担保等服务,利用“多对一”或资金池的模式为涉嫌非法集资的第三方归集资金。三是实体企业出资设立投融资类机构为自身融资,有的企业甚至自设或通过关联公司开办担保公司,为自身提供担保。

网络借贷机构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出借人,使出借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形成资金池,涉嫌非法吸收公开存款。二是个别网贷平台编造虚假融资项目或借款标的,采用借新还旧的模式,进行融资,涉嫌集资诈骗。

虚拟理财涉嫌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以“互助”、“慈善”、“复利”等为噱头,无实体项目支撑,无明确投资标的,靠不断发展新的投资者实现虚高利润。二是以高收益、低门栏、快回报为诱饵,利诱性极强。

房地产行业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房地产企业违法违规将整幢商业、服务业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小商铺进行销售,通过承诺售后包租、定期高额返还租金或到一定年限后回购,诱导公众购买。二是房地产企业在项目未取得商品预售许可证前,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等形式,变相进行销售融资。三是房地产企业打着房地产项目开发等名义,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社会公众集资。

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公开向社会宣传,以保本、高收益、低门槛为诱饵,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二是私募机构涉及业务复杂,同时从事股权投资、网贷、众筹等业务,导致风险在不同业务之间传导。

相互保险涉嫌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有关人员编造虚假相互保险公司筹建项目,通过承诺高额回收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出资加盟,涉嫌集资诈骗。二是一些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此类“互助计划”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以有效保障,可能诱发诈骗行为,蕴含较大风险。

养老机构等涉嫌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以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二是以投资养老公寓或投资其他相关养老项目为名,承诺给予高额回报、或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三是打着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还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资金。不法分子往往通过举办所谓的养老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亲情关爱方式骗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资。

农民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特点

一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合作社打着合作金融旗号,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用于转贷赚取利差或将资金用作其他方面牟利等;二是有的合作社公开设立银行式的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欺骗误导农村群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典型案例

新闻宣传为诱饵中老年人掉陷阱

2011年5月12日,林某以张某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中信房产中介所,经营项目为:房屋买卖、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类型为个体工商户,该中介所由林某实际经营。2011年末至2014年,林某在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在《五洲传媒》报纸刊登广告进行融资宣传,以支付2分至4分不等利息为诱饵,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收存款,数额共计人民币1869.5万元,其中有1432.7万元已经无财产可供偿还。

龙沙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依法判决被告人林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林某的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返还给各被害人。

“富民工程”难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

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6月8日,吴某某以国玺经贸有限公司“富民就业工程”的名义与不特定的投资者签订所谓的“劳动合同”,让投资者以出资不出力的形式参与“富民就业工程”,承诺每天按投资者出资额的1%返还,共返200天,返利达到200%后,“合同”自动解除。吴某某将收来的投资款的5%奖励给推荐人,自己留下2-4%不等的“市场运营费”,其余投资款上交给国玺经贸有限公司。经鉴定:国玺经贸有限公司克山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人民币3496万元,导致受害人有1074.91万元无法追回,吴某某以“市场运营费”的名义获利人民币68.39万元。

克山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依法判决被告人吴某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追缴被告人吴某某非法所得68.39万元,上缴国库;吴某某所有的作案工具依法被没收,被上缴国库。

“名人效应”吸引人

揭开面纱失望多

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祁某在其经营的齐博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亏损、尚未取得市场改造资格、不具备偿还能力的情形下,以影视公司拍摄影视作品需要筹资及公司运营、投资市场改造为由,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以借款名义先后向其朋友和社会人员进行集资,共集资人民币1248万元。其中案发前以利息形式返还给各被害人共计人民币607.8万元,另有一小部分钱款用于投资拍摄影视作品及购买车辆、办公用品等。其余大部分款项去向不明,造成被害人的640.2万元无法追回。

龙沙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祁某的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故依法以被告人祁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被告人祁某的违法所得被予以依法追缴,并返还给各被害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