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兴安岭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

2018-02-24 15:31:02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2月24日讯 “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大兴安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使干扰野生动物的人为活动大大减少,野生动物得以繁衍,种群不断扩大,各种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野生动物320种。兽类6目16科56种,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9种;鸟类16目40科250种(亚种),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46种;两栖爬行类4目14种。

记者日前在林区采访途中,多次见到野生动物在林间穿行。据当地群众介绍,自生态恢复之后,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特别是野鸡、野鸭、飞龙鸟、雪兔、狍子、黑熊等屡见不鲜。有时,狍子和野鸡会撞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据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同志介绍,“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各种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近几年还相继发现纵纹腹小鸮、赤颈鸊鷉、红脚隼、烟腹毛脚燕、丑鸭、黑枕黄鹂、鹪鹩、小白鹭、紫翅椋鸟和斑头雁等新分布种,其中烟腹毛脚燕、小白鹭和斑头雁为全省新记录。

据了解,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历史上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说法,开发建设50年来向国家贡献大量木材的同时,也使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野生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大兴安岭地区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持续组织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每年4月份的“爱鸟周”契机,在候鸟大量回迁的关键时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相继接到群众报告并救助了金雕、棕熊、长耳鸮、苍鹰、凤头蜂鹰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事例。

在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大兴安岭地区有序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9处,监测区84个,监测点351处,基本涵盖了候鸟集中停歇、繁殖、越冬及取食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的监测网络,加强对哨兵物种的样本采集检验,排查野生动物疫病携带发生机率,有效进行受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监测预报,实现主动监测防控预警。为掌握候鸟迁徙路线,有效防控疫源疫病发生,建立南瓮河、呼中、绰纳河、北极村、双河自然保护区5个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活动,弥补了我国最北部无鸟类环志活动的不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