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异地结合的“双独”夫妻 过年回谁家“亲情题”咋破解?

2018-02-11 11:05:39 信息来源:生活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2月11日讯 最近一条,为“过年回谁家”90后新婚夫妻吵到抑郁的消息,引来了网友的关注。虽然因为过年回谁家这种小事而患上了轻度抑郁症的属于个例,但随着独生子女们已经长大成人,步入了婚育阶段,尤其是异地结合的“双独”夫妻的增多,“究竟回谁家过年”成了很多夫妻纠结不已的事。

近日,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采访,很多小夫妻坦言,曾经为了春节回谁家而闹过不愉快。而回家过年,本是件喜庆事。如何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发生,不妨借鉴一下其他人的做法。

二胎小夫妻先各回各家再回小家过年

优点:兼顾各自父母,又增加了夫妻的私人时间和空间。缺点:夫妻“拆开”过节,似乎有点儿不人道。

采访对象:王玲

王玲是冰城一名白领,1979年出生,老家在绥化,是一名独生女。说起过年回谁家这个话题时,她笑了,“我和爱人已经达成了默契。爱人带着大女儿回婆家,我带着小女儿回娘家。”

王玲的大女儿十岁,小女儿三岁。王玲介绍说,她爱人家住在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个偏远乡村,坐火车要倒两遍汽车。2015年过年期间,小女儿刚出生不久,还在坐月子的她就没跟爱人回婆家。那年的春节,王玲的父母来到哈尔滨,这让她感到很惬意。“结婚最初那几年,每次过年都回婆家,爱人家的亲戚朋友特别多,我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再见面时我总是不敢打招呼,特别尴尬。”王玲介绍说。

前年,王玲的母亲做了心脏手术,自从母亲生病后,父亲也是满头白发,显得特别苍老。王玲觉得,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陪。于是,她就和爱人商量,过年带着小女儿回娘家,爱人则带着大女儿回婆家。初五,她们再回到哈尔滨的小家,过个团圆年。

接来双方父母一起过年

优点:把各自父母接到自己家里,一大家子实现了真正的“大团圆”。

缺点:如果父母离儿女所在城市太远,旅途奔波劳累,老人可能会吃不消。采访对象:吴敬

在哈尔滨出生长大的吴敬,2008年奥运会前夕,在北京买房定居。爱人在外企工作,吴敬则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两人都是独生子女,2012年女儿出生后,岳母去北京和他们同住,帮忙带孩子。而吴敬的父母在北京郊区买了房子。过年时,双方老人就聚到他们的小家过年。

吴敬介绍说,他的父母更喜欢在哈尔滨养老。“北京郊区的房子只有四十多平方米,而哈尔滨房子带院子,夏天可以种一些蔬菜,还可以和老朋友聊天。因此,他们更喜欢生活在哈尔滨。只有快过年时,父母才会来北京。”

拥有了北京户口,有房有车,但吴敬还是说自己对哈尔滨的感情更深,“我和爱人都是哈尔滨人,同学、朋友也大多在哈尔滨。初三,我们会开车回哈尔滨参加同学聚会,虽说有些折腾,但年的味道就是团圆。”吴敬认真地说道。

双方父母家都去过年好似七天游

优点:兼顾各自父母,实现了过年团聚的愿望。缺点:旅途奔波劳累,孩子可能会吃不消。

采访对象:梁艳

梁艳5岁的儿子感冒了,她不禁有些焦虑,“就要过年了,儿子吃药、点滴怎么都不见效呢?”她打电话向做医生的同学抱怨着。“哪有那么快,怎么也得一周才能见好。”同学回答说。其实让梁艳焦虑的是每年回家的过程。

梁艳和爱人都是80后,又是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爱人老家在鸡西,她老家在齐齐哈尔。每年过年,都是先从哈尔滨开车去鸡西,“大年三十在婆家吃团圆饭,拜访完各位亲戚,初三,就开车去齐齐哈尔,拜访娘家的亲戚,初六返回哈尔滨。”梁艳说,整个过程下来,过年就好似七天游。光开车就要一千多公里,孩子大人都挺累,可这是没办法的事。爱人是独生子,他说什么也得回去,要不父母太伤心,会以为他有了老婆就不认爹娘了。我也不想让爸妈觉得,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于是,只能是两家都去,大人还好些,就是苦了孩子。”她有些无奈地说道。

双方父母家离得远每年只得轮流回

优点:二人的父母家都回,比较公平。

缺点:轮空的父母,那一年可能感到有些孤单。采访对象:夏春芳

聊起轮流回家的话题,在上海工作的冰城姑娘夏春芳说,“我父母住在哈尔滨,公婆家在长沙,工作地点又是上海,要是双方父母家都去的话,过年真要游遍大半个中国了,而且春节期间火车票、飞机票都不好买,所以我就和老公商量轮流去双方父母家,今年回你家,明年回我家。”

夏春芳介绍说,没有谁家父母不期盼着儿女回家吃团圆饭,如果能够两边都兼顾自然是好,可如果假期和时间都不容许,再加上路途遥远,孩子小,一个春节真的不适合两边跑,轮流去双方父母家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当然,这样的过年去谁家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双方父母,有的身体不好,或有的有特殊情况,他们就会去那方的老人家。此外,孩子暑假时,大人也会利用休年假带孩子去另一方老人家。

在夏春芳看来,现在通信业非常发达,平时回家少,可以多给父母打电话或进行微信视频。虽然,过年轮空的父母,可能会感到孤单,但过年时一定会和他们视频,让孩子给老人拜年,尽最大可能消除父母的孤单感。

专家观点: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体谅

婚姻家庭咨询师徐磊认为,按传统习惯,通常是媳妇跟老公回婆家过年。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尤其是异地结合的“双独”夫妻增多,去了一家,另一家难免冷清得不像过年。过年回谁家,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现在步入婚姻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偏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异乡打拼,过年回谁家就需要两个家庭,父母夫妻之间互相体谅。

对于父母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相互体谅和宽容。双方老人要体谅孩子的难处,两个年轻人要赡养四个老年人不容易,应该尽量让孩子把年过得轻松些。小夫妻也应该学着慢慢成熟,学会用体谅和尊重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过年回谁家过年?对于这个问题。徐磊建议小夫妻,可以去比较年长的那一方父母家,毕竟上岁数的人更需要陪伴。如果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女,一方有兄弟姐妹,那么可以先照顾独生子女的父母。原因很简单,他们就一个孩子,过春节时,你也不忍心让他们老两口孤单地吃饭吧。“孝顺父母,不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体现,平常一些微风细雨的关怀也很重要。与父母分隔两地的,除了经常打电话、视频聊天,给他们邮寄礼物,也应常回家看看,以此来淡化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春节期间对团聚的渴望。”徐磊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