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八旬翁集邮60载成"大拿" 为一张邮票坐车到北京

2018-02-01 16:00:09 信息来源:大庆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2月1日讯 家住科技园小区的邱志明,虽已年过八旬,但思维敏捷,身体硬朗。他说,这都得益于自己的爱好——集邮。

集邮让他有趣而又充实。有时为了得到一张邮票,他甚至不惜专程坐火车去北京买。

15岁挑水劈柴姥爷姥姥供他读书

1月29日,记者在科技园居委会网格长贾云鹏的带领下,来到邱志明老人的家里,他正在为出版集邮丛书而撰写文字。娟娟小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收藏邮票60载,对每一张邮票的故事,他都如数家珍,因此,写起来非常顺畅。

邱志明的老家,在阿城的一个小山沟里。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没有学校,只有一个山东来的私塾先生,教孩子们读书。教了四五个月,一天,先生去买粮食,路上粮食被土匪抢跑了,先生气愤之下,回了山东。

后来,村里才有了学校,那时邱志明已经13岁了,老师说读一年级个子太高,就让他直接从三年级开始读。

邱志明的姥姥家住在哈尔滨市,因年事已高,需要人挑水劈柴。

邱志明15岁时,母亲把他送到姥姥家。他一边帮老人干家务,一边读书。

1958年,邱志明考上北京石油学院。“如果不是在姥姥家读书,也不能考上大学。”邱志明一生都感激姥爷姥姥供他读书。

收集邮票让他认识了外面的世界

在姥姥家读书的日子里,一天,他帮助收拾放在天棚上的杂物,看见一个小木箱,就问是什么东西。姥爷说:“那是你去世的小舅的东西,我和你姥姥一直没动,你打开看看吧,没用就扔掉吧。”

他拿下小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些书,还有不少从信封上剪下的邮票,邮票是民国和伪满洲国时期的,这些邮票都贴在一个本子上。

这些有着各种各样图案的邮票,引起了邱志明极大的兴奋,让他认识了世界,从那以后,他也开始收集邮票,收集一张,就往那个小本子上贴一张。

这个爱好,一直延续到他上大学。

邱志明的一个大学同学,有一本集邮册,里面有很多新邮票,令他非常羡慕。因为靠助学金读书,没钱买邮票,他就和同学通信,回信信封上的邮票,他都攒了下来。

笔耕不辍要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

1963年,邱志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庆油田研究院工作。1982年,大庆成立集邮协会,邱志明加入其中,开始正式集邮。

他有时托人到北京买邮票,喜欢的,不管花多少钱都买。有时,甚至为了一套邮票,专程去一趟北京。

记者在他家看到,有两个柜子,专门装着有关集邮的书籍,还有好几大箱子的集邮藏品。

邱志明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收藏,他现有中国邮票、张、封、片、简、折等邮品数万枚,还有100多个国家的邮票上万枚。

他编辑过多部邮集,参加各级集邮展览。曾任大庆市邮协理事、大庆油田邮协理事。

退休后,邱志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大庆邮票收集、整理和研究上,编写的集邮图书有《大庆纪念封图谱》《大庆纪念戳谱》《大庆集邮展览资料汇编》等,还参与了《大庆集邮志》的编辑工作。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铁人王进喜邮品珍藏图录》时,他任初稿主编,提供了70%的邮品图片,这本书是大庆第一本以集邮方式宣传铁人精神的书籍。

这些书稿都是大庆集邮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收藏、欣赏和研究价值。

如今,年逾八旬,邱志明仍笔耕不辍,他有个心愿,就是努力完成大庆各种邮品的整理和汇编,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每张邮票都有一个故事,都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征。”邱志明说,故事都装在心里,所以编撰时他写得很快。每每提笔,胸中都充满激情。

“因集邮而快乐,因快乐而健康,因健康而长寿。”这是邱志明的人生体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