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2018-01-27 14:41:56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延寿经济开发区远眺。
□本报记者潘宏宇白云峰
过去的一年,是延寿县各项事业稳中有进、进中趋好的一年。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力开创了延寿振兴发展新局面。
预计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5亿元,增长5.7%;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7亿元,分别增长8.1%和4.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
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延寿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制度,贫困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精准脱贫步伐加快。完成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回头看”工作,确定全县贫困人口规模为8932户、17151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三通三有”下实功,实现6个贫困村出列,3226人脱贫。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150万元,扶贫贷款9077万元;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为8700名贫困患者垫付医疗费2468万元;落实贫困人口新农合财政补贴政策,为6545名贫困患者报销医疗费1942万元。
精准安排扶贫项目。完成危房改造1512户;投资4430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826万元,硬化贫困村屯路60.8公里;投资3992万元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1个;投资1742万元实施蔬菜园区、肉驴综合养殖园区等项目。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延寿县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工作,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19个,完成投资21.5亿元;村级光伏发电等4个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实际到位资金7.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7户企业产品被评为哈尔滨市名牌产品,1户企业获得哈市市长质量奖。
农业经济提效增优。建设高产标准农田4.6万亩,发展设施农业1.4万亩,打造千亩生态农业高标准示范园区2个,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4%;推广种植绿色食品50万亩,有机食品1.44万亩,GAP标准2.2万亩,无公害食品113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258件,“三品一标”认证总量突破160件;林下经济发展到14.3万亩;与京东联合举办首届延寿“新米节”,参与“厉害了我的国”电商扶贫直播活动,延寿获得全国唯一“中国优质香米之乡”称号。
第三产业提速增长。电子商务孵化创业园正式运营;新增淘宝村级服务站8个,村级服务站交易量累计22万余单,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6亿元。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延寿县把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重点惠民工程来抓。
城市建设持续加强。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征拆房屋228户、1.5万平方米。完成市政维修工程,维修道路及人行道1.12万平方米,清掏管线53公里。铺设排水管线2587米。铺装改造12条道路,硬化改造3条道路。新增集中供热并网面积27万平方米。
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整合资金1.9亿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43个。修建撤并建制村公路7条、66.4公里。改造危险桥梁6座,完成公路安保工程30条、199公里。实施30个中心村农电网改造工程。完成1401眼机井通电工程和4个村通动力电工程。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延寿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惠民项目,增进全县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实现城镇新就业221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19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47万人,为5529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403万元。新农合参合13.3万人,补偿7.2万人次。救助困难群众8600人,发放救助金1100万元。建成民办公助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全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5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安山中学和寿山中心小学教学楼,实施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3个,补充教育教学设备2.4万台(套)。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类、46项,启动县中医医院异地新建项目。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信息化扶贫4G建设示范县,建设4G基站235座。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