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巴彦强产业惠民生筑发展新态势

2018-01-27 14:41:08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巴彦县城新貌。
 

 

□本报记者潘宏宇白云峰

过去的一年,巴彦县以“强产业、惠民生、转作风、优环境”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有机巴彦”发展战略,勤奋进取,扎实作为,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预计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7%和6.8%。

持之以恒兴产业发展后劲显增强

开展规划修编工作。巴彦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有机巴彦”的产业发展定位,按照“打基础、重长远”的原则,立足年度内县域重点主导产业,重新调整了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投融资模式,与央企中国林业集团合作,组建了巴彦中融国控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拓宽了投融资渠道,提高了政府投融资能力。

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巴彦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和项目建设理念,注重精准招商。去年新签约项目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投资额1.5亿元,年产值4.5亿元的寒鲜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即将竣工达产;投资额8亿元年产值10亿元的全法小麦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额12亿元年产值140亿元的哈尔滨生态皮草产业园区项目一期工程启动实施;与中粮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定,投资额达15亿元的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迈过最关键的一道门槛;投资额20亿元,国际上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健康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投资额15亿元的大北农生猪产业化项目成功签约;投资额36亿元,年产值80亿元的10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30万吨饲料加工、5万吨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有序推进。

凝心聚力抓“三农”农业提质增效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完成了巴彦港、富江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旱改水2.2万亩;制定设施蔬菜补贴办法,投入蔬菜贷款担保资金2000万元,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6.6万平方米。强化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例达到91%。

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成“两牛一猪”项目16个、41个单元,其中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准化养殖单元11个;万润、丰源等企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屠宰生猪110万头,同比增长29.4%;大东北、正邦等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年销售优良种猪2.9万头,域内生猪品质大幅提升;生猪集成配套养殖技术广泛应用,养殖标准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全力以赴推城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坚持“大棚改”理念,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改造883户。棚改征收工作顺利开展,政府周边地块征收率达到97%,如期征收房屋1052户。

城建项目稳步实施。完成了景观路等道路建设,开工建设了巴彦镇通园、兴隆镇迎宾等12条城镇街路。着力改善交通条件,谋划了总投资近10亿元的沿江公路、西兴公路、绥巴公路等项目;68个老旧居民小区自来水实施了分户改造,解决了9个自然屯近千户安全饮水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巴彦港沿江、兴隆民主两个县级美丽乡村试点村打造完成,改造农村危房1448户,各乡镇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修建农村公路148公里,改造建设危桥28座,提前完成了2018年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任务,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巴彦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增加工资及各类补贴1449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10%。

文卫事业繁荣发展。投入教育各项资金9435万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新建了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15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新建社区体育场所4处,农民健身工程6处,中心村文化广场17个。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回头看”工作高标准完成,全县共确定贫困户2575户、贫困人口6190人。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饮水安全工程深入推进,投入7579万元解决了农村179个屯、20130户、7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投资5459万元改造、维修、购买或租赁房屋1552套,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制定《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县财政为贫困人口支付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490万元、商业保险80万元;建立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发放小额贷款2400万元,带动贫困户666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