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

2018-01-27 14:33:0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编者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我省各地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已达9.6万个。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这是一份帮助农民、提高农效、富裕农村的重要文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省陆续出台过一些扶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扶持政策分散,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此次《实施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科技支撑、财政投入等方面明确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实施意见》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内容“全”而“实”。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更显多元。《实施意见》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培育和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打造“农业+”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针对“新农人”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有什么样的期盼,能解决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问题,政府各级部门还需要如何细化和完善这个体系,进行了深入采访,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希望我们传达出来的声音,有助于广大农民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政策,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司其职抓好《实施意见》的落地做实,用各自的努力,换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规模、增实力、重规范的发展新局面。我省金融改革向现代农业发力

2013年6月,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4年5月,人民银行等国家五部委联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改革方案。目前,“两大平原”现代农业金融改革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有效破除,金融服务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覆盖面和渗透率显著提升。

(一)涉农信贷投入实现“量增价降”。截至2017年6月末,“两大平原”涉农贷款余额4607.9亿元,较改革前增长64%。涉农贷款利率7.36%,较改革前下降2.12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利率8.84%,下降1.63个百分点;农村企业贷款利率5.91%,下降2.42个百分点。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截至2017年6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575.7亿元,较改革前增长了36%。各农机合作社主办金融机构与60家农机合作社建立授信意向,对接共计1024次,累计达成授信额度2.9亿元。“两大平原”地区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近8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系统。

(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活力有效释放。截至2017年6月末,“两大平原”地区51个县(市)金融产品创新贷款余额776.4亿元,较2013年12月末增长141%,累计受益农户69.4万户,受益企业4609户。全省农业产业链服务模式贷款余额达18.33亿元;全省9个县开办农户小额保证保险贷款业务,余额达1.17亿元,同比增长251%。

(四)农村资产抵押融资较快增长。截至2017年6月末,全省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业务覆盖6个市(地)10个县(区)的150余户养殖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4.28亿元,比年初增长20%。“两大平原”地区多个市(地)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余额达2.71亿元。黑龙江省“两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28.0亿元,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87.1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