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心中装满真情以过硬作风攻坚

2018-01-21 18:38:13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饶河县委书记韩雪海看望贫困户。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饶河县委书记韩雪海

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阴

下午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景栋、政协主席杨志、副书记崇峰等人到饶河镇调研。

不久前有反映说饶河镇三义村的水质不好,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我想这不对啊,县里一直把“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作为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目标来抓,2016年以来,投入1700万元完成所有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对全县79个行政村安全饮水进行实地查看、全面检测,全县农村饮水已经全部符合了农村饮水安全指标要求。必须要弄清楚这事。

到了三义村,镇里负责同志解释说是地下水有点浑浊的原因,现在已经给每户安装了饮水净化器,水都变清了。相关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查找水变浑浊的原因。

今年县里通过对饮水不安全村的水源井、自来水净化设备及老化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优先解决贫困户通自来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确保贫困村民全部喝上安全、洁净放心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从三义村出来,晚上又和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单位人员、乡镇下派的驻村干部、驻村书记分别结合实际,就“三农”工作、脱贫攻坚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遇到的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进行了交流。

交流过程中,我感觉有些干部工作脱离实际,形式化严重。有的村两委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三会一课”等落实情况有些走样。

下一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应该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大目标、大督查、大考核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大党建”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我想,只有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抓实农村党支部,乡村振兴才有主心骨。有党性有能力,村民才会跟你走,乡村振兴才有望。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晴

昨晚下了一场大雪。今天和县政协主席杨志、副书记崇峰等人到小佳河镇、大佳河乡继续调研,晚上10时才结束。

在大佳河村,帮扶单位总不到位、总换人,导致对帮扶对象不熟悉,应该撤换、问责;富山村,帮扶单位、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对情况都很熟;永富村是最困难的村,有贫困户5户,村里产业扶贫的思路还不清晰。帮扶单位准备养羊,很久了还没结果,一问,说是等畜牧局呢;桦林村发展产业有决心有思路,成立河蟹养殖合作社,去哈尔滨展销,大米、红小豆、河蟹很受欢迎;永胜村做得好,原有贫困户16户,精准识别后,退出15户29人。剩下的一户贫困户,通过村里成立养牛合作社,一年后收入也可上万。

调研过程中,感觉小佳河镇部分同志工作没在状态,没有完全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和两个乡镇的领导干部座谈剖析,发现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认识上有差距,总是单纯算账脱贫,没有全面理解脱贫攻坚工作是推进“三农”工作、解决农村主要矛盾和问题的一个重要节点。

攻坚阶段,更多是在思想认识上。脱贫攻坚是当前饶河最大政治,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大机遇,着力补齐农村短板,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全面小康进程。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都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清晰谋划增收致富门路,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改善培训方式和宣传方法,让村民、致富大户在技术上、思想上都有所提高,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好思路、好载体、好环境,取得好效果、获得好评价。

2017年11月9日星期四阴

今天走访了西丰镇。15个村,问题不少。

感觉西丰镇的工作状态最不好,心里沉甸甸的。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关键阶段,饶河县与全国其他深度贫困地区相比,条件和资源都要好很多,贫困户数少、贫困人口少,相对工作量也小,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好啊。但目前工作水平不高,令人失望。

西丰村第一书记是今年6月下来,问他村里情况,回答是“基本差不多”。这样的词不应该有,必须是把情况说得清清楚楚。政策掌握不熟,6个乡镇里,西丰镇尤其不熟。

传统农业在西丰镇表现明显,调结构不够,市场化不行,产业带动不足。还有,对外来人口宣传不到位,群众不知晓,这就是工作不细、不深、不透,群众工作简单化。也反映出镇里多年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号召力不够。

有的干部还说工作挺难的,从来只分析客观,不从自身角度反思。他们一进屋就是递上宣传单、拍照,完事。这是工作吗?老百姓能不反感吗?和兰考、井冈山这些脱贫攻坚的榜样相比,我们缺的是对群众的真情和过硬的作风。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路上,作风硬才能啃下硬骨头。也只有带着真情深入群众,与村民交朋友、掏心窝,群众的满意度自然就高了。

我想,党建工作是淬炼作风最好的“熔炉”。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干部要在繁重的脱贫工作中保持精气神,必须从机制上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可以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召开民主生活会等不间断的党员活动,让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在扶贫工作中始终保持不松垮、不泄劲的精神力量。

2017年11月10日星期五大雪

在西丰镇富丰村村委会,和村里24位农民畅谈“三农”、扶贫工作。

富丰村是贫困村,村里常住74户。全村种了高蛋白大豆2万多亩,今年收成不错。种植户普遍希望统一种植统一采购。最大的难题还是合作社贷款资金难。县里能否出台相关政策,给这类合作社贴息?

座谈会上,71岁的贫困户李文福说,他因为心脏不好丧失了劳动能力,老伴儿脑出血导致走路困难。前一段时间去县里住了半个月院,自己才花了500多元,搁以前根本不可能。“过去报销得半年,现在好,当天就报了。”

村委会旁新建了村卫生室。60平方米,雪白的墙面,屋子里热乎乎的,有位大娘在点滴。卫生室有位行医40多年的村医,村里谁有个啥病的,一个电话就过去了。

座谈会结束,我又特意去80岁的贫困户周洪广家里看了看。他家是两间大平房,收拾得挺干净。“我现在是三不愁:吃、穿、住不愁。屋子里热乎,治病不愁,工作队三天两头就来。”他说,村里和乡里乡亲的平时没少关心帮助他们老两口。

这两年,饶河实施了健康扶贫“345”工程,即三减免、四兜底、五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等实现全覆盖。现在看,效果不错,大伙儿挺满意的。

从富丰村回来,晚上,我主持开了县委十七届十四次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低收入家庭界定及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县级选派驻村扶贫干部有关待遇、饮水保障工作、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工作督查等情况的汇报。由于会议需要讨论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内容多,从晚上8时一直开到后半夜两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