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善良就美丽!这个身上曾只有5元钱的打工妹,已拯救了139个绝望家庭

2018-01-15 09:33:31 信息来源:新华社 发布者:isen点击量:

她15岁怀揣5元钱只身“闯关东”

  28年艰苦卓绝、诚信经营

  完成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的人生逆袭

  她

  15年先后捐款近3000万元

  至今已拯救了139个

  因孩子患有脑瘫陷入绝望深渊的家庭

  她就是贾秀芳

  义务创办2家脑瘫患儿康复中心

  免费为家庭困难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

  她说

  “我最知绝望的痛苦,

  也最知希望的价值。”

扶贫:139个孩子,139个深度贫困家庭

“贾总,我给你磕一个吧。”8岁脑瘫患儿李松涛来贾秀芳的康复中心不到1年,8年没能站起来的他终于站起来了!那一刻,不善言辞的奶奶刘继荣激动地涨红了脸,她紧紧抓着贾秀芳的手,只能用最朴素的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恩,这一幕令在场的人动容。

多年来为了给李松涛治疗,家人带着他走遍全国寻医,举债几十万。“家里想尽了一切办法,正规医院的康复按分钟收费,做过;上万元一疗程的药,吃过。”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陷入绝境,举步维艰,但孩子的病情并没有起色。

2017年年初,刘继荣带着李松涛来到康复中心,免费吃住康复,省去了一大笔开支,这个家庭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孩子以前很自卑、很压抑,来康复中心后,康复师不断的鼓励和关怀让李松涛慢慢打开了心结。”刘继荣说,“现在李松涛阳光了,每天早起训练,心里特有劲儿。”

多年前,在哈尔滨市残联组织的一场活动上,一个由脑瘫患儿表演的节目令贾秀芳感到震撼。“每个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艰难地控制着他们扭曲的四肢和表情,好像在证明‘我能行,我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贾秀芳说,当时,她的耳旁响起了一首歌,“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告诉苍天我不认输……”她边看边止不住地落泪,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

“脑瘫疾病治疗的长期性,往往使整户家庭因病致贫。”贾秀芳接触后发现,这些家庭或倾尽所有,或支离破碎。“‘病倒一个人,塌下一个家。’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几乎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度贫困家庭和无尽的泪水。”贾秀芳说。

2017年2月16日,也就是贾秀芳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参加表彰后不到2个月,她抱着“让这些孩子的家庭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景,先后开办了两家脑瘫患儿康复中心,陆续迎来了139个脑瘫孩子,成了他们的“贾妈妈”。

记者在康复中心见到了这群孩子,虽然动作、说话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见到贾秀芳的到来,孩子们一边喊着“贾妈妈”,一边有些踉跄地扑到她身上。这是奇迹,孩子的家长们说,一年前他们根本不敢奢望孩子能有这样的状态。

每次走进康复中心,贾秀芳都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脱身”,因为每个孩子都要贾妈妈抱一抱,“谁对他们好,孩子心里最明白,不抱还闹情绪呢。”刘继荣说。

近日,“哈尔滨一男子不堪重负勒死16岁脑瘫女儿,获刑15年”的新闻让贾秀芳深受触动,父亲坚持16年拼尽了全力,还是在崩溃的边缘做出了杀死女儿的愚蠢举动。贾秀芳遗憾地说,“我做的还是不够。”

扶智:“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姐,我走了,孩子交给你了。”2017年年初,张艳带着11岁的潘雷来到康复中心,孩子多年来患有混合型脑瘫,刚刚又经历了丈夫因病去世,张艳经受不住生活的屡次打击,“撑不住了”。她万念俱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又不忍心抛下孩子,她想到了贾秀芳。

“贾总当时开导我,我心里老暖了,心里的压力一下就没有了。”张艳说。

最让张艳觉得“生活有奔头”的是,她又找回了当初那个成绩优异、性格乐观的孩子。经历家庭变故后,潘雷变得对外界充满恐惧,眼神发直。经过大半年的康复和文化课学习,如今,潘雷重新回到了学校课堂,母子俩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信心。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贾秀芳说,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有效的康复,“只要需要的,康复中心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贾秀芳说。康复中心采购了经颅磁治疗仪、远红外线能量房、液压踏步机等专业设备,聘请了11名康复师,给每个孩子进行专业评测,制定个性化方案和3个月的短期康复目标,还聘请了文化课老师。

每天不间断的语言、运动康复训练,定期脑神经理疗,让这些在医院康复都不见起色的孩子们,偏偏在贾秀芳的康复中心都出现了奇迹般地好转。

“几乎每天都有站不起来的孩子能下地,坐不稳的孩子能坐稳,不会说话的孩子冒出几个字。现在已经有5个孩子出院,今年将有20多个孩子能上学。”每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贾秀芳都“如数家珍”。

得道多助,2017年12月,在作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的代表参加表彰时,贾秀芳结识了来自内蒙古的文明家庭代表草原医生王布和。去年12月12日,在她的邀请下,王布和第二次到康复中心为孩子们义诊,许多接受过一次义诊的孩子在饮食睡眠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有了他的帮助,我能为孩子们做得更多。”贾秀芳说。

扶志:从“输血”到“造血”,看到生的希望

为了培养患儿的自立能力,康复中心开设了超市销售的实践课。贾秀芳出钱给三个20岁出头的患者在公司里开了一个小超市,每人每月能挣一千多元。22岁的齐悦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泪流满面,手因为激动不停颤抖。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挣钱自立,多年来因为病情对家人的内疚在那一刻终于得到释怀,她说不出感谢的话语,但泪水表达出了一切。

张艳说,贾总不仅救了孩子们的肢体,还拯救了他们的灵魂,更是挽救了一个个散了的家庭。

康复中心的孩子家长们因为给孩子做康复需要陪护,只能放弃工作。于是,贾秀芳挨个了解患儿家长的特长,就近安排工作。了解到张艳自学过小儿心理学、康复医学、中医按摩,还有多年给孩子康复的经验,贾秀芳就让她在康复中心做患者家长的管理者。

常有人问,贾总,无亲无故的,你为什么帮他们?她说,自从第一次接触扶贫,“就像上了瘾,戒都戒不掉”。

15年间,她走进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一次又一次地送去大米、豆油等物资时,她认识到,只有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才能根本上扭转这些家庭的命运。

“有的家长会做豆腐、做糕点,我就买来设备,帮他们就近开豆腐坊、糕点坊;有的会电焊,我就把他送到我的维修厂上班。”贾秀芳说,现在,贾秀芳正在筹建一家食品公司,基本可以解决全部孩子家长的生路问题。

贾秀芳说,年轻时吃过苦,让她懂得感恩。“扶贫这些年来,我不知认下多少个‘父母’和‘儿女’,收获了多少感动。”贾秀芳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人、朋友、公司员工,甚至陌生人,在她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帮扶队伍。现在,她经常能接到来管她“要孩子”的电话,她成了大家捐献爱心的信息库。

最近总有人问,贾总怎么越来越漂亮了?从来不去美容院的贾秀芳说:“我从不把这话当作恭维,照单全收,因为我相信,相由心生,善良就美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