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用针作画“绣”出好日子

2018-01-14 08:32:57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刘雅梅正在教授满绣技艺。 本报记者刘心杨摄
 

 

克东县探索满绣文化产业带动脱贫新模式

克东满绣闻名遐迩,一针一线尽显技艺。当这项技艺走入贫困户的世界,便开创了一种文化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干农活干的,手比较硬,刚开始学的时候可费劲了,不过越绣越上瘾。”克东县蒲峪路镇勇进村贫困户翟玉凤一大早便来到黑龙江满族文化中心学习满绣。眼下在黑龙江满族文化中心四楼,满绣手工技能第35期培训班正在进行中,学员大多是来自克东县各乡镇村屯的贫困户。“老师手把手一针一线地教我们,我姐姐都学会了,现在已经绣出了不少作品,还拿到了收入。我一点一点学,争取今年冬天交上几幅作品添补家用。”44岁的翟玉凤正在为一幅梅花图案盘金线。

从今年7月份开始,由克东县人大常委会主抓,以克东县职教中心培训基地和黑龙江省满艺工艺品有限公司为载体,克东县开始加强农村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贫困妇女满绣技能培训,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在本地创业和就业。已举办农村贫困妇女满绣技能培训班35期,这些培训班既有在县城举办的,也有深入乡镇和村屯举办的。

白士丽是克东县宝泉镇永发村贫困户,她是此次培训班的“回炉再造”学员。“一大早我就从家赶客车来了,坐车一个多小时才到,看出我的学习劲头了吧。之前参与了第6期培训班,只学会了打子针法,已经交了几个作品,钱都赚到手了,这回来学‘盘金’,提高提高技艺。”白士丽说,她交一个作品能卖40元,政府还给补贴40元,参加培训班的路费和伙食费都是政府给拿钱。

据介绍,克东县引导动员各层面人士捐资,筹集善款271万元,注入扶贫基金专户管理,用于贫困户奖励基金。参与满绣培训的贫困户获得的奖励金就来源于奖励基金。

克东县昌盛乡民主村贫困户吕艳梅是学员们的榜样,和很多学员只绣手包和一些简单的花样相比,吕艳梅已经开始绣旗袍等“大件”作品,她也从一名学员成为了老师。

 

拥有十多年满绣教学经验的赵玉凤老师说,虽然今年培训班从7月份开始办,但已经培养出五六位贫困户教师,他们和学员之间沟通起来更容易有共鸣,通过这种“榜样”也更能激励贫困户认真学下去。

刘雅梅是克东满绣的灵魂人物。2009年,克东满绣成为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克东满绣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雅梅说,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事业中来,她非常高兴。为了增强学员们的信心,她将最简单的满绣技艺教授给村民,希望有从业意愿的贫困人群能够“走出来、学绣艺、留得住、带一批”。据悉,截至2017年12月,已培训总人数725人,安置就业288人,其中贫困妇女397人,安置就业193人,户均增收400元,最高收入达到4200元。

在克东县玉岗镇东风村就业服务中心,贫困户刘跃军因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但寒冷的冬天他依然坚持来到就业服务中心绣满绣作品。“最初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大男人学针线活,手比较笨,但政府扶持,把技艺和活儿都送到家门口了,我一定要通过双手创造价值。目前我已经交了好几幅作品,很有成就感。”

黑龙江满艺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国说,从克东县确定发展文化产业扶贫开始,他们积极参与和配合,用专业的满绣教师团队为贫困户开展免费培训,并将绣手包等基本的满绣“活”送到贫困户手中,当贫困户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能够绣出作品时,公司负责回购绣品。对于出行不便的贫困户,他们会不定期下乡将“活”送到贫困户家中。看到贫困人群通过双手改变生活现状后露出笑脸,他们也受到感染。通过学习满绣技艺开展文化产业扶贫,贫困户心眼变活了,眼界变宽了,内心也变亮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克东县通过开展满绣文化产业扶贫,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户内心的获得感,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心气儿更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