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侠客岛:营商环境不优化 振兴东北就无从谈起

2018-01-02 20:25: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原标题:营商环境不优化,振兴东北就无从谈起

【侠客岛按】

今天上午,一则“中诚信董事长喊话亚布力”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里,企业家毛振华称自己的企业在亚布力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呼吁黑龙江官方给予调查。数小时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声明,称将派出省委省政府发展环境整治办、省政府企业投诉中心赴亚布力开展深入调查。

振兴东北,是全国上下都非常关心和重视的一件事情。近年来,关于东北营商环境的塑造,官方和民间也多有改善。同样,2016、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都专门下发文件,就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家精神作出详细规定。

此案进展如何,尚待调查解决。今天,我们推荐2017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该文系转载《辽宁日报》评论员文章,谈的是如何改善东北的营商环境的大问题,提出“要想振兴东北,不能少了民营经济”,“要发展民营经济,不能不优化营商环境”,“一个地区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对已有企业,要留得住,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对外部企业,要有吸引力,使企业敢于进入、顺利进入。”

旧文是谈辽宁,更是谈东北;是谈东北,更是谈全国。推荐给各位阅读,略有删减。

五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到东北三省的代表团。振兴东北,成为从党中央到普通群众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要想振兴东北,不能少了民营经济,而发展民营经济,不能不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软环境,是“水”,放水才能养鱼。能否建设良好营商环境,影响着东北振兴的进程。

——编者

优化营商环境要破解“三个不信”

辽宁日报评论员张健

2016年底,辽宁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将2017年定为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振兴辽宁的共识,但一些干部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的问题依然存在。最近一位专家谈及优化营商环境中碰到的问题,他总结为“三个不相信”: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相信民营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

“三个不相信”的说法,值得深思。不相信市场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一些地方依然习惯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生活,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不相信民营的力量,则体现为一些干部不愿意接触民营企业家,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把民营企业视为新一轮全面振兴的主体;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则更为普遍,一些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政策、资源、资金支持薄弱,在发展环境、发展氛围的营造上,瞻前顾后、三心二意。

这其中,除了体制机制包袱沉重外,主要反映为人的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辽宁是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计划经济最晚的省份之一,对单一行政决策惯性的迷恋,至今还没有完全褪色。不能走出观念的误区,实践就容易出现偏差。譬如,某个城区闹市有个小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小有规模,这时当地却以一纸命令将市场搬迁至另一处。忽视市场、匆匆执行的结果,是新址太偏而生意被“拖黄”,最终业主又悄然回到旧址经营。市长搬不走市场,集中折射出行政过度干预市场发展的危害。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振兴辽宁的生力军。一个地区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对已有企业,要留得住,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对外部企业,要有吸引力,使企业敢于进入、顺利进入。当然,这不是说招商引资可以胡乱承诺、随意变更,因为亲疏远近而“差别对待”,而是要真正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让资本能增值,让投资创业与地区发展实现双赢。

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 人民日报》( 2017年03月22日05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