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七台河转型振兴加快经济回暖企稳

2017-12-27 11:13:40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12月27日讯 2017年,七台河市围绕“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转型振兴”目标,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回暖企稳,社会和谐稳定。

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30亿元,增长6.0%,增速为5年来最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5亿元,增长4.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1.9亿元,增长3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506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112元,增长6.2%。

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新发展动能加速孕育

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2017年,七台河市创新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发展六大产业,推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5个,累计完成投资97.4亿元。

贯彻落实“煤头化尾”,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隆鹏20万吨清洁化学品、勃盛焦化升级改造等煤化工大项目顺利推进,即将全面建成投产。加快转化新材料产业科技成果,鑫科纳米1万吨石墨烯防腐涂料、3000吨石墨烯钛纳米聚合物涂料项目建成试产,万锂泰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集群项目、鑫科纳米2万吨耐高温石墨烯树脂项目开工建设。

贯彻落实“农头工尾”,大力发展生物发酵产业。中瑯生物5万吨衣康酸、10万吨葡萄糖酸钠项目开工建设,兴粮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实现试产。

贯彻落实“粮头食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金穗米业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天泰食品项目建成投产。

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实施双叶家具生产线智能改造升级,晟斯凯特铁路专用岔枕项目建成投产,升华医疗器械项目加快推进。积极引入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中国供销商贸博览城一期投入运营,海生跨境电商新零售小镇项目签约落地。全面推动“双创”,电商及相关企业达160户,线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吸纳就业超过7000人;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0家,入驻企业200余家,带动就业1100余人;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3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家,宝泰隆新材料公司入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硕士研究生51名。筹集资金4.8亿元加强经开区、高新区和现代煤化工、石墨烯新材料、生物发酵等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2017年,七台河成功举办石墨烯应用研讨会、冰雪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论坛、LED产业模式创新高峰论坛、石墨烯应用创业创新大赛、首届中国绿色产业博览会和第七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吸引催生了一批新项目落地。

坚持绿特色发展方向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种植结构加快调整,玉米调减16.1万亩,蔬菜增加10.7万亩,经济作物达30.8万亩。畜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畜产品品牌。

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6.5%。“七台河大米”获地理标识认证,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80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明显,龙头企业带动基地90万亩、农户3.8万户。

以龙谷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加快发展,7个“互联网+农业”基地通过省级验收。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禹森薰衣草庄园、震东峰生态园、金沙新区葡萄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休闲观光引领型、特色产业拉动型、民俗体验型特色村庄。

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划定112个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区。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畜禽养殖限养区、禁养区划定工作,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突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4981户12025人实现脱贫,4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三通三有”。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生态为先、建管并重,城市更加秀美宜居。

城市供水工程顺利推进,隧洞工程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困难实现全线贯通。实施生产生活供水分离工程,新建管线7公里。完成城区供热主管网、七矿分散供热区域并网改造,改造老旧供热管网9.1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

依宝公路七台河段大修建成通车,牡佳高铁七台河段开工建设。北岸新城长途客运站新建项目、茄子河客运站改造项目年底前投入运营。新上线电动公交车85台,调整新增6条线路,基本实现城区公交全覆盖。

推进建设中心区雨水管网工程,新建中心河污水处理厂,万宝河截污纳管工程完工,生活垃圾发电厂上网发电,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营。开展“治霾卫蓝”“治污净水”“保土护田”等14个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淘汰燃煤小锅炉360台、老旧黄标车1138台。新建7个微型大气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1天。

实施仙洞山公园道路改造、城区节点绿化升级、新建学子园等工程,新增绿地10公顷。

全面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完成内河“体检”,万宝河、新老七台河等城市内河污染治理全面启动。倭肯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省级验收,新兴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获国家试点政策支持。

坚决守好安全底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深入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安全生产形势和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把推进兼并重组作为煤矿安全发展的治本之策,推动130个地方煤矿组建证照统一、产权明晰、统一经营的15家实体煤矿企业集团,为地方煤矿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制定出台《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化“人防”“技防”“制防”煤矿安全综合监管措施,建立煤炭行业安监人员交流轮岗、专家安全评估、尽职免责等制度,采取无人机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全时段监控关停矿井。坚持对消防森防、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易燃易爆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高压严管,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开展民办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整治,关停19家无证运营机构。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公安“六大工程”建设,开展“三打击一整治”等专项行动,“9·8”特大地下钱庄案侦办取得重大成果,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2%,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始终坚持发展惠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2017年,七台河市完成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建设和安置任务,实物安置4167套,货币化安置19056套,发放购房补贴22.91亿元。完成3274套公(廉)租房建设,达到分配入住条件。接收七矿物业移交小区23处、住宅486栋,通过改造新建等方式解决1514户建档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城乡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完成6个历史遗留问题项目2427户产权证办理工作,亚太国际商城、金桥家园烂尾楼项目重启建设,252户居民回迁入住,有效解决涉事百姓回迁难、办证难问题。

多渠道促进创业就业,实现新就业8209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立龙创再就业服务公司,接收七矿公司第二批分流人员3364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900万元。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参保人数继续扩大。调整提高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待遇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六统一”,与部分省市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行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困难群体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40%,报销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

全面实施教育惠民项目,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六小教学楼基本建成,市、区13所中小学操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区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检,高考本科入段率、重点大学录取率实现较大突破。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勃利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茄子河区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七煤医院综合楼开工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市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标准提高到50元。实施“百名医科研究生计划”,引进医学硕士14人。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新建20个社区文化中心和55个标准化中心村文体设施,市文化中心主体完工,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获国家批准,成为全国唯一冬季项目单项国家训练基地。七台河市升格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全年获世界级金牌、国家级金牌10枚。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审批职能集中、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实行“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260项,产业项目并联审批时限由109天大幅压缩至32天,产业项目审批环节市级行政事业费实行“零收费”。商事登记实现“23证合一”,全市新注册企业1005户、个体工商户6542户,分别增长31.0%、47.0%。

积极支持七矿公司解困振兴,七矿公司实现扭亏增盈11亿元;全面完成七矿公司厂办大集体改革,拨付职工厂改资金9055万元。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成市级预算单位整合。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产业引导资金、新材料产业基金,兑现企业扶持资金5.4亿元;热力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4.2亿元;化解农信社不良贷款3.5亿元,农信社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市中医康复诊疗中心PPP项目启动实施。

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利用保险资金支持“三农”发展试点;农村土地确权外业测量总面积240.8万亩,勃利县土地确权合库工作完成;4个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完成股权量化阶段性工作。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市一级“大城管”管理体制,解决市、区城市管理责权不等、职责不清等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