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年终岁尾发现 钱没少花 理想的“远方”并未到达

2017-12-25 12:02:14 信息来源:生活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12月25日讯 2017年即将画上句号,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不少冰城中青年盘点一年的收获时发现,年初制定的很多计划都没有兑现,理想的“远方”并没有到达。有的人一年买了百余本书,只看了几本;有的人办了健身卡计划减掉啤酒肚,数月过去健身卡还是新的……连日来,生活报记者走访冰城多家健身中心发现,办卡不健身者达5成左右。我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宁式颖表示,买书不读、办卡不用的行为,可能是在转移或掩盖心理能量的匮乏感,年轻人想要提升、改变自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

囤积不用型 90后小伙买万元户外装备 结果根本没出门徒步

去年秋季,90后小伙陈阳在朋友的鼓励下,加入了徒步社团。今年1月陈阳过生日,想买一套户外装备。爱子心切的父母,毫不犹豫给了他一万块钱,希望他能通过徒步结识更多朋友、强身健体。

生日那天,陈阳把花费近万元购买的登山鞋、登山包、防潮垫、冲锋衣等户外装备放在卧室里。整理好装备后,他挨个拍照还发了朋友圈:“正式开启户外模式”,并配上一个加油的表情。转眼又年终岁尾,陈阳的母亲告诉生活报记者,买了新装备后,陈阳根本没有出门徒步,那套装备已经落了一层灰,一万块钱几乎打了水漂。

买书不看型 职场女生一年买书百余本 到年底只看完了六本

27岁的张宁在职场打拼五年多了,她一直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今年年初搬到群力的新房后,张宁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年计划: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遇到书店促销或看杂志上推荐好书,张宁觉得对胃口,就在网上下单。一年以来,张宁花费3000多元,购买了百余本新书。

张宁告诉生活报记者,每次望着摆满书架的新书,她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富足感,“像是书中有一大半精华已经被大脑吸收了。”眼看2017年就剩一周了,张宁发现,购书虽多,但阅读量并不大,真正读完的只有6本。

办卡不炼型 男子为减掉啤酒肚办健身卡 半年过去卡还没用

33岁的宋先生是冰城一所高校的教师。四年前,婚后的宋先生日渐发福,凸起的啤酒肚成为朋友调侃的对象。今年春季,他的邻居王先生因肥胖导致多种疾病休假在家,宋先生知道后下定决心,一定要减掉啤酒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年6月,松北区一家健身中心开业,原本4000多一张的年卡,限时办理只需2000多元。宋先生狠心当即买下一张年卡,拿到健身卡后的宋先生,已经在畅想着,健康的体魄正在向他招手。

现在,6个月过去了,宋先生的妻子告诉生活报记者,健身卡还安安静静地躺在抽屉里,“透明的塑封袋都没有拆开……”连日来,生活报记者走访冰城多家健身中心发现,办卡不健身者达5成左右。利民开发区一家健身中心负责人刘先生说,每年开学季,健身中心都有促销,最便宜的健身年卡只有400多元,“很多年轻学生,觉得投入不多,就办卡了。有人能坚持三两天、有人能坚持一星期,能坚持一个月的人屈指可数。”

心理专家:年轻人提升改变自己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

针对买书不读、办卡不健身、买物品囤积不用的行为,世界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我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宁式颖表示,以上行为可能有从众心理的缩影,同时,也是寻求心理上的充实感,试图摆脱孤独感和无助感的表现。还有一种,是通过寻找新突破口,转移或掩盖心理能量的匮乏感。

“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宁式颖建议,年轻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项目或读书领域;不贪多求大,根据自己的闲暇时间分布特点,把读书和娱乐时间分散排布,节奏适度。对自己感兴趣的书,先借阅,感觉有收藏价值时,可再行购买。在健身方面,年轻人可结伴去健身中心,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