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林甸养殖增收项目对贫困户"全覆盖"

2017-12-24 11:14:12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12月24日讯 “托牛入场”带动贫困户1663户,一个生猪养殖项目带动贫困户3406户。林甸县实施畜牧业带动工程,确保每户贫困户有一个养殖增收项目,让贫困户脱贫有门路。日前,记者走进林甸县乡镇、村屯、牧场,探究林甸县的特色扶贫路。

  “一头奶牛能带动一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这是一笔细账。”林甸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于府君详细向记者介绍“托牛入场”脱贫模式。“托牛入场”脱贫模式是依托林甸县奶牛业发展,把牧场融资需求和百姓脱贫诉求紧密结合的创新脱贫模式,政府搭桥、金融部门支持、牧场托养、贫困户分红利,每头扶贫奶牛可获得1万元的贷款,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牧场每年给付贫困户每头2000元的固定收益,期限为4年。他说,目前,林甸县落实“托牛入场”这种脱贫模式的牧场有21处。

  在林甸县红旗镇大金牛奶牛牧场,生产场长秦小平向记者出示了一沓他们和贫困户签订的“奶牛托养协议书”。以贫困户韩云财为例,从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每个月可获得大金牛奶牛牧场支付的167元收益款。韩云财只需自筹资金2000元交付给牧场,牧场分3年返给韩云财本金,即每个月返56元。自筹2000元交付牧场,每个月可拿到收益167元和本金56元,这种扶贫模式深受贫困户好评。秦小平说,大金牛奶牛牧场2016年托养奶牛89头,带动贫困户89户,每年返给每户贫困户2000元收益,连续4年共计8000元。

  在位于林甸县红旗镇银光村的林甸县繁荣奶牛养殖庄园,记者同样看到了多份“奶牛托养协议”。养殖庄园负责人严洪军说,繁荣奶牛养殖庄园是今年加入到“托牛入场”脱贫模式的,所以他们对于贫困户的帮扶期是从2017年至2021年。贫困户王瑞春说,今年8月25日,他与繁荣奶牛养殖庄园签订了奶牛托养协议书,9月份就拿到了第一笔收益款,这样的好政策可以享受4年,他对脱贫有信心。

  截至目前,林甸县“托牛入场”脱贫模式已经带动贫困户1663户,计划到2018年通过这种脱贫模式带动贫困户2395户。

  林甸县另外一个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养殖项目是牧原生猪养殖项目。于府君说,这个项目对于贫困户的带动是“全覆盖式”的,牧原集团落户到林甸的3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可带动3406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

  驱车行驶在林甸县红旗镇银光村牧原养猪项目地,林甸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贵向记者讲述着项目进展情况。杨贵介绍说,年出栏3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分五期工程,将在林甸县5个乡镇建设20余个厂区。今年6月,一期年出栏20万头生猪和1万头母猪养殖项目动工建设。这个生猪养殖项目的帮扶模式为政府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合作社,金融机构对入社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合作社与牧原集团合作,委托牧原集团建设猪舍,3年合作期内资产归合作社所有。牧原集团租用猪舍进行经营,每年按合作社筹资额的6%给付合作社租金,合作社将租金全部返还入社贫困户,每户每年3000元。这种扶贫模式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截至目前,已经覆盖3406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亿元。

  杨贵说,按照约定,合作社按季度给贫困户分红,每户每季度750元,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第一笔260万元的分红款,马上将分发到户。红旗镇红旗村一屯贫困户陆景文今年70岁,他告诉记者,老伴患有脑梗、类风湿和心脏病,今年既和牧场签订了奶牛托养协议,又办了小额贷款加入生猪养殖合作社,有这两笔收益,家里的日子会宽裕很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林甸县立足自身实际确定的生猪养殖项目和奶牛托养模式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为贫困户增收开辟了新路。期待这种扶贫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