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部分百强入围者:代金生

2016-06-29 12:10:43 信息来源:东北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画出网上网下同心圆 凝聚群里群外向心力 

代金生:“掌舵”校友全球群

 代金生是500人“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全球群”校友群主。他寸头方脸、目光炯炯、身材魁梧,显得比天命之年的实际年龄青春许多。是爱骑行、爱钓鱼、爱健身的生活习惯“减龄”,还是因操持着这个盛满青春记忆的校友群而面自粹润?或兼而有之吧。

  代金生是学电子工程出身,自我评价是“对黄河以北的中国光纤通讯事业作出一定贡献的哈尔滨民营企业家”。代金生更喜欢“公民小代”的标签,“公民小代”热衷公益事业,他建校友群的初衷也透露出“60后”的理想主义情怀:为校友间沟通搭建桥梁,也为这些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打造一个融会社会共识的平台——对国家的未来抱有理性的支持。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哈尔滨人乃至黑龙江人都对“哈军工”有或深或浅的了解和敬意。“哈军工”退出了军队系列之后,名字被历史尘封,拥有青甍黛瓦、飞檐翘角独特教学楼的大院也两易其名先后为哈船院和哈工程。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是一脉相承的校友。“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全球群”里有年过七旬的哈军工校友,也有在校的“小鲜肉”,年龄跨度一甲子,彼此视为一家人。去年年初,建群三天500席位就全部占满,群外还排着数千名“等位”的校友,可见该群的吸引力。

  不论哈船院,还是哈工程,院系班号仍沿袭“哈军工”时期类似部队番号的代号,譬如,00-111,就是2000年入学、一系(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班,凡入群的校友自觉把昵称改成姓名+班级番号+城市,生疏感顿时全无。

  24小时不打烊也是这个群的显著特征,几十名身在异国的校友,把群升格为全球的性质,国际范儿十足。白天讨论的话题到了后半夜,身在欧美的同学们开始“接龙”了。在这个“全球群”里有欧洲群秘、美洲群秘、大洋洲群秘、东南亚群秘,分管各地校友联络。新西兰的校友说:“在这个群里可以眺望祖国,回忆青春,感受校友的温暖和友爱。”

  校友间无形的情感沟通带来了一些实打实的产学研转化,这是让群主代金生感到意外和惊喜的。南方的校友刚在群里发布一个高科技项目,北京的校友就有意对接,两个在校期间没有任何交集的校友“私聊”后成了合作伙伴。这样的“喜相逢”故事在群里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捐助患重病校友、提携在校学生创业、助力学校发展建设,群主代金生的公益心在校友群呈现“乘数效应”。

  “微”风传递正能量

  代金生之所以当得了这“一个加强营”的“营长”,不仅缘于他对母校的热爱,还缘于大学时代在学生工作中锻炼的才干。1985年~1988年间,他担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总会主席,展示出非凡的组织能力,把当时该校的学生社团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曾以学生会而非校方的名义请来省领导为“首届大学生英语周”助阵。代金生还出任黑龙江省学联执行主席。如今,昔日学生会五大部长都是各界成功人士,但是他们不论是董事长还是总裁,在“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全球群”里继续履行“部长”之责,依然服从“主席”的调遣。

  一名校友评价校友群群主:学长能集思广益,不带主观倾向,让大家各抒己见,使群成为校友们乐于驻留的地方,充满了自由快乐的群风。快乐的群风源自代金生对校友群“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原则。校友发商品广告,准!发征婚启事,不仅允许,群主还热心撺掇。群友们百般调侃他,他非但不怒还频频发红包。但是若出现不和谐的言论,群主就发“瞪眼”等表情图,或用正能量的帖子进行冲刷和矫正,代金生说:原则性问题我绝对“冷处理”而不是“和稀泥”。

  地处内陆的哈工程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人才的摇篮。在“蛟龙号”上,在“辽宁舰”上,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军领队的队伍里,都有该校校友的身影。今年年初,当校友文经放把蓝色的校旗带到南极长城站发回照片时,校友群里一派欢腾、喜悦和自豪。而当出现南海问题时,校友们都会彻夜开“卧谈会”,捍卫海洋领土的决心溢于言表。群主代金生以“淡定且坚定”的态度,调整群聊的方向和节奏。

  代金生认为,群风就是社会风气的投射。把爱国、敬业、助人、和谐的微信群风无限复制扩大,必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代金生认为融入血液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工人家庭熏陶使然。翻看他的微信可见,庆祝哈尔滨解放70周年的纪念活动他倾情参加;“五一”环太阳岛长跑,他陪健将级的妻子同去;一集不漏地看《东北抗日联军》电视剧后,又去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史料加深印象;去年一年他从省图借阅百本文史哲方面的图书……“从来都不淡漠”的青春热情依然如故。

  代金生业余时间的很大一块都用在校友群的管理上,有时早上还在群里放“嗒滴滴嗒”起床号的音频,那是这所大学六十多年一贯以之的铃声,也许这个细节能为校友开启积极向上的一天。他说:“青年时代我担当学生会主席秉持不为官不为利只为同学的宗旨,如今我当500人校友群群主依然是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同学。”

  作为校友群的群主自然少不了迎来送往,许多从未谋面的校友慕名来哈尔滨找他,他从不嫌麻烦,他笑呵呵地说,“朋友圈”越来越大,真好!妻子和他是大学同学,自然理解并支持丈夫的这份“工作”。

  以知促行,行动还要从线上到线下。当上“哈军工哈船院哈工程全球群”的群主之后,代金生在海内外校友中声名远播,去年年末他受邀参加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校友会交流活动。在“创业成长与分享”环节,校友为校友的技术创新项目出谋划策;筹建“哈工程全球校友资源平台”,大家集思广益;还提出“发扬母校传统,坚守各自的领域做精做深”的倡议。更为精彩的是,一位从深圳来黑龙江搞有机农业的校友,不辞辛苦将有机大米空运入川,不仅使四川校友对母校的回忆从舌尖延伸至心头,更让四川校友为黑龙江的绿色食品当义务推销员。

  事业有成的代金生本可马放南山悠哉游哉享受生活,可是他却选择了为500名校友“看家护院”的苦差事,四处奔波,乐此不疲。他说:“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才真正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还真不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