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建23.8公里地下管廊 哈市建成区将消灭“马路拉锁”
2016-06-21 10:08:30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生活报6月21日讯 20日,记者从哈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哈市根据国家明确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时间要求,确定建设红旗大街区域、哈南工业新城区域、临空经济区域11条25.5公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今年再建23.8公里管廊
据了解,哈尔滨的地下管线系统较为复杂,存在着技术手段落后、设施老化严重、安全可靠性较低等诸多问题,不仅对市民生产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也对城市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形成了制约。
目前,哈市完成了老城区宏图街和新城区哈南九路1.7公里管廊主体建设,并将继续启动实施综合管廊建设23.8公里,主城区将完成长江路、南直路、红旗大街12.1公里综合管廊建设,新区完成哈南九路、哈南十二大道、十五路、十七路、临空第三大道、临空六路11.7公里综合管廊建设。其中,主城区主要依托地铁及基础设施改造,新城区主要依托新区道路建设,并在确定三年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将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哈尔滨市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利用规划》《哈尔滨市城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2012—2020年)》。
建成区内管线全部入廊
据悉,为有效破解主城区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存在有效工期短、冬季交通难、污染环境等难题,哈尔滨采用了装配整体式工艺实施主城区综合管廊建设,该工艺通过构件现场组装,形成整体的地下综合管廊,不仅提高管廊建设速度、标准和质量,还缩短工期,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目前,哈市已经启动《哈尔滨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明确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强制入廊、收费方式等方面内容,通过采取在建成综合管廊区域,不再批准管廊以外的管线位置,向管线单位征收地下空间权属费用,提高管线直接敷设建设成本等措施,确保各类管线入廊。
截至2016年4月,管廊试点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红旗大街、南直路北段、哈南九路、十五路管线迁移7公里、树木移植4.2万平方米,管廊主体施工335米。计划9月末完成管廊土建施工,12月底完成管线入廊并投入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