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我家啦!”:闯出“新”门路端起“绿”饭碗
2016-05-30 10:03:51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5月30日讯 5月24日,一场喜雨使林都伊春绿意更浓。
刘养顺夫妇和记者谈起总书记的关怀,心情激动。
“总书记来我家啦!”“花衣大妈”杨秋娥的脸上笑开了花儿。在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记者坐在“花衣大妈”家的炕上,听她讲是怎样手拉手,把总书记迎进家门的。大妈的笑脸映衬着窗台上一盆盆盛开的鲜花,和谐而美好。
杨秋娥说,总书记和我们一家还有街坊四邻围坐在小院里聊家常,这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总书记一一询问林区停伐后我们主要做什么、收入来源有哪些,日常生活和就业、上学等还有哪些困难,这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总书记说,看到林场职工生活不断改善,很高兴、很踏实。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会面临一些暂时困难,党委和政府一定会关心,让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也要自力更生,多找新的门路。
总书记的一番话让广大林区职工心里有了底。转型发展,民生为要。在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总书记走进红松林深处,同正在巡山的护林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总书记说,广大林业职工当年从事伐木,支援国家建设,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要对有限林业资源实行保护。当年砍是必要的,现在护更是必要。全面停伐后,林业职工工作生活情况我很惦记。在过渡阶段有不少困难,国家会继续给予扶持,通过发展接续产业,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
语重心长的话语,情真意切的牵挂,似窗外的喜雨,滋润着林区儿女的心田。
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同样,林区转型也是苦干出来的。只有苦干,找到新的门路,老林区才能焕发青春活力,林区职工才能过上好日子。
在伊春,森林食品产业正在崛起,成为吸纳林区职工就业的生力军。伊春黑尊黑木耳新技术产业园总经理刘振至今仍沉浸在与总书记面对面亲切交谈的喜悦中。作为伊春林区转型的龙头企业,黑尊集团是全产业链企业,包括黑木耳母种开发、二级三级菌包生产、黑木耳产品加工销售等。他指着木耳菌种对记者说,目前,我们企业二级菌菌种产能已经覆盖伊春地区的100%、覆盖黑龙江地区的50%、覆盖全国的20%。到今年年末我们将带动全市3万户林业职工发展黑木耳,实现6万人就业。
小小的黑木耳,承载着广大林区职工的致富梦想。伊春市农委副主任刘大伟说,林区的特色产品像红松籽、蓝莓、黑木耳、北药等,正在日益形成产业链条,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林场职工成为产业链条上的直接受益者,他们重新端起了“绿色”的饭碗。
依靠林,不惟林,转型发展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林区职工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伊春市翠峦区区委书记杨国利说,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调研,为林区发展勾画了新的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使林区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力量。总书记对林区职工的关心使广大职工倍感温暖,下一步我们要转型发展和保障民生两不误两促进,广开思路、多策并举、积极工作,使林区百姓实现安居乐业,让总书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