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绥化寻找可行路径精准扶贫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2016-05-21 13:21:59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5月10日讯 绥化各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因地制宜,紧抓时间节点,因户施策,研究制定有力举措,探索可行路径,加快脱贫步伐。

兰西哈三联制药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促进当地就业,实现了产业扶贫。

  精准扶贫走好“五步棋”

  绥棱县在脱贫路上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精准发力,“五子”齐下,使脱贫攻坚呈现良好的起步态势。

  智力扶贫,拔掉思想深处的“穷根子”。这个县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县、乡两级设立了教育基金,每个乡不少于10万元。并引导爱心人士、企业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确保贫困户子女没有一个因为贫困而辍学。整合农业、人社、工会、妇联、扶贫办、职校等培训力量,对有基础、有能力的贫困户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年初以来,全县共培训贫困户1250户,目前已有520人实现创业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带动贫困户2000多人到外地务工,为他们脱贫致富找到一条稳定途径。

  产业扶贫,鼓起增产增收的“钱袋子”。这个县引资1亿元建设了3000吨食用菌出口加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免费发放菌棒还香菇木耳”的模式,带动产业扶贫的发展。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1.5亿袋,走出了一条工厂化制菌、棚室化栽培、产业化推进、贫困户参与的发展道路。

  积极发展“庭院经济+”,采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牵动,带领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收购,重点种植油豆角、大蒜、平贝等高效益作物,实现“小庭院做出大文章”。

  依托县电商平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土特产品,免费在网上进行推广交易。针对有意愿的贫困户举办了电商培训班,培训200多人(次)。对贫困户从事互联网创业的给予网络资费补贴,并免费入驻电商平台。目前,全县贫困户从事电商、微商的人数达到300多人。

  基础扶贫,改变积贫积弱的“穷样子”。这个县对地处偏远的16个屯进行整屯搬迁。已经完成了贫困村双兴村徐大犁屯的整屯搬迁工作。该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升级、低产田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上加大倾斜力度。目前已经完成了9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金融扶贫,打好资金的“算盘子”。这个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县财政列入预算1亿元,其中3000万元用于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7000万元用于成立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按照1:5的比例撬动银行发放扶贫贷款3.5亿元。部门政策资金统筹使用,争取到就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700万元。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推广“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吸引38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食用菌产业、蔬菜产业、土地规模经营,带动贫困户3000多人。

  政策扶贫,织好兜底扶贫的“密网子”。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这个县用政策保障来兜底,用“输血”的方式确保他们如期脱贫。医疗救助扶贫。对贫困户新农合缴纳资金的自筹部分由县财政承担,为符合条件的在外务工贫困户交纳意外伤害保险,对贫困户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并成立“救急难”基金,解决贫困户入院交不起押金的问题。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住房改造扶贫。对无能力改善住房条件的,通过建设幸福大院免费入住的形式进行改造。今年计划新建幸福大院5处,可解决100户贫困户住房难题,确保贫困户基本住房无忧。最低保障扶贫。农村低保全面提质扩面,总人数达到22140人。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到低保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对生活遇到困难的贫困户及时进行救济,确保衣食无忧。

  引入希望“水”开启脱贫路

  近日,随着挖掘机巨铲的落下,蔚蓝的通肯河水,奔腾着涌入了青冈县昌盛乡规划的稻田区,低洼的黑土地如同饥渴的孩子放肆地饮用着这充满希望的河水。随着河水的涌入,现场农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据了解,昌盛乡全乡海拔在130米到210米之间,西部略高,东部靠通肯河处略低,低洼易涝。近年来,该乡东部临近通肯河的土地连年遭受雨水的浸润和洪涝灾害,玉米产量低,收成没有保障,部分农户因灾致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乡种植水田的农户全面丰收,并且稻米价格持续攀升,今年,乡政府决定加大力度加快水田开发,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现在农户对参加种植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非常高,都希望尽快将自家的低洼地加入到旱改水的规划中。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全乡适宜发展旱改水的低洼地有23754亩。”负责昌盛乡旱改水工程的宏伟村党总支书记赵永兵说。据了解,今年昌盛乡将对通肯河堤防西侧和旱河两侧的低洼土地进行分阶段改造。此次通肯河水的引入就是该乡旱改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次引水,该乡水田面积将从5500亩上升到12000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该乡在加快旱改水工作进程的同时,也对原有的水田基础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更换报废的灌溉设施,对影响灌溉的内外沟渠进行彻底清淤,并对不能保障生产的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春季水稻生产顺利进行。

  村淘让贫困户走上新生活

  “正因为有了农村‘淘宝’,我一个残疾人感到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明水县明源社区城北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坐在电脑旁帮村民代购的农民拱双全喜悦地说。今年31岁的拱双全是一名退伍军人,5年前骑摩托车摔伤了腿,肢体残疾,无法外出打工,他很苦恼。去年5月20日,全省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落户明水,给出行不便的拱双全带来生活的转机,他加入“淘宝”,成为城北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开始创业。县里负担房租、水电费,阿里集团负责安装电视等设备及装修店内外,他自己只管做。启动当天,邻里乡亲都来看热闹,纷纷购买日常用品、家用电器等,当日就下单3000元,“双十一”乡亲们的购物热情高涨,纷纷抢购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一天下单7万元。大家都是冲着“村淘”平台来的。服务站门前停着一台红色的电动车,拱双全说,这是自己花6000多元在实体店买的,结果在“村淘”一看,能便宜1000多元,这段时间,他帮乡亲代购了10多台这样的电动车。

  “这淘宝合伙人的工作我越做越顺手了。”拱双全说。近日,他打算在县一中附近再开一家村淘服务站,让爱人去经营,为居民和学生服务。

  明水县以电商推动群众创业就业,增加贫困户多元收入。该县坚持把发展电商全方位融入扶贫链条之中,千方百计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积极对接阿里农村淘宝和菜鸟物流,启动黑龙江省第一个农村淘宝项目,为农民提供生活日用品、农资等代购服务,实现买得到、买得好、买得省,使贫困户节支增收。同时,该县积极发动电商为扶贫助力,今年春节期间,明水通过“明水电商扶贫爱心超市”淘宝网店、“明水电商扶贫爱心粮店”线下O2O体验店等线上线下渠道,4天时间,共计线上线下销售“良心菜”、“良心米”、“良心肉”等年货25万元,募集扶贫基金8万元,惠及200余户贫困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