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木匠”变身“智慧工匠” 30余年获24项国家专利

2016-05-14 09:57:34 信息来源:东北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5月1日讯(记者 杨帆)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位初中毕业就从事木业机械制造的“小木匠”,30年一直在生产一线,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4项,解决木结构生产设计难题30余项,他就是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白伟东。

  痴迷机械设备 实践中寻求创新

  5岁那年,白伟东跟随转业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父亲,来到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漠河前哨林场。工作初期,他从事林业机械设备的组装、拆卸和维修,这让他对机械原理产生了痴迷,特别是对加工后的树木型材有说不尽的喜爱。1996年,他应聘到宜家木业公司,负责维护当时最先进的集成材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这项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电气一体化知识,而他却只有初中文化。为迅速掌握技术,之后的两个月,他干脆吃住在车间,闷头学习机械原理,研究配件情况,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不少兄弟单位的进口设备出现问题时,都请他去帮助解决。一时间,他在大兴安岭和内蒙古林区小有名气,以至于北京百强家具公司和大连一家公司以10万年薪聘请他,以当时的收入标准来说,那真是天大的诱惑,但他舍不下兴安的青山绿水,舍不下这方土地给予他无限的力量。

  1998年,一个日本客户来公司订购6.2米长的集成材,而公司的指接机不足4.2米,日本专家说:“你们中国人做不了这样的事情。”白伟东当即拍胸脯,承诺3天拿出方案,领导半信半疑:“你真有把握?”白伟东暗暗下定决心,之后的72小时几乎没合眼,反复设计研究,最终,奇迹出现了,他成功了,随后乘势而上,转向研究落叶松结构材的加工,并对设备进行改造,又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

  在创新的路上,白伟东自学了《汽动与液压》、《机电一体化》、《林业起重输送机》等专业知识,查阅了文献资料500多篇,做读书笔记20余万字。2007年,他考取了高级技师,通过自学,拿到大学本科证书。2011年,他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落叶松结构结点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成为国家标准《结构用集成材》和《木结构设计规范》的参与修订者。

  创新突破 研发出空心木柱设备

  2013年,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去日本考察直径300㎜空心木柱项目,日本同行们都说:“这个产品中国企业做不了。”白伟东听后非常不服气,他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次创新之旅,异常艰难,刚开始,他和他的团队选错了方向,而且越错越远,光是方案就推翻了20多次,始终没有攻克技术壁垒。正在迷茫时,助手不经意间的一句“以柔克刚”,使他豁然开朗,也使整个研发峰回路转。白伟东运用“柔性收缩”思维,通过半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第一台空心木柱液压拼圆机,可以生产规格300-1200㎜以内任意直径和长度的空心木柱,填补了国内外同类型设备的空白,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汗水浇灌梦想,努力终会成功。历时7年,他独立主持完成的《异形承载木梁拼板制造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项目共研发木构件加工设备25台套,尤其是采用指接技术、空心技术,可节约木材30%以上,填补了国际空白。几年来,他为他所在的企业创造利润1.3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的评价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应用性,推动发展木结构产业,将有力助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现在进入工业4.0时代,人能做到的,机器人也能做到,还那么需要工匠吗?还那么需要“工匠精神”吗?白伟东说,任何先进技术都是手臂的延伸,科技发展不能替代工匠勤劳智慧的双手。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既需要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大国工匠,更需要从容独立、执着专一,精致精细、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才是中国创造的内在支撑和恒久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