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我省省级文保单位增至300余处

2016-04-28 13:22:47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黑龙江日报4月14日讯 记者近日从省文化厅获悉,“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07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91处增至361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由29处增至48处。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省实施了渤海上京遗址保护工程、中东铁路建筑群整体保护工程、抗战遗址与日军侵华罪证遗址保护工程、长城遗址保护工程、金上京遗址保护工程等。

  考古发掘方面,实施了渤海上京、金上京、731旧址考古;开展了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小南山遗址、大兴安岭岩画等考古项目。其中饶河小南山遗址在东北亚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系统中占有独特、重要的地位,遗址集中发现的大量玉器,经科学测定距今9000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玉器,显示出与红山文化系统既有联系又具差别的重要特征。大兴安岭岩画调查工作自2012年开始历经三年,先后发现认定33处岩画点、1850余幅彩绘岩画。清理发掘北山洞遗址,测定其年代大致在距今11500年至8000年之间,北山洞考古遗存与岩画共生,这是目前已知国内仅见叠压在新石器时期文化层下的彩绘岩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