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走近冰城“双失老人”:独行的路更需爱与坚强随行

2016-04-25 10:23:38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生活报 4月10日讯 当“生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人生“知天命”的绵绵幸福,痛失独生子女的失独家庭却蒙受着痛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孩子是未来的希望,陡然失去,生活如何继续?然而,在失独群体中失去丈夫的“双失妇女”人群更是孤独凄苦,却少有人关注。如果说失去子女还可以选择老伴来依靠,那么老伴的离开,则让生活独留绝望。碍于传统观念和年龄限制,她们最终独身一人,“怕老、怕病却不怕死。”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失独老人多达两万人,但对于“双失人群”的数据却难以统计。近日,记者走近4位“双失妇女”,感受她们的生活,绝望也好,洒脱也罢,她们的孤独与痛苦是需要坚强与关怀陪伴的。

  巧遇同名妹妹陪伴度日

  74岁的李桂兰,一个人住在儿子留下的三屋一厨里,家中的外债似乎只能等到离世时才能了结。一尘不染的房间里只有电视的声音,家中少了些人气。一日三餐,不再像从前那样细心准备,取而代之的是对付了事。老伴走了13年,本指望与儿子相依为命,却不想儿子也走了,为了给儿子看病变卖了房子,还欠下外债30多万元,每天仅靠捡废品维持生活。失去老伴和孩子的她心伤难愈,每次翻看影集,都会泪流满面。也许是太过孤独,两次去松花江边准备一走了之,却都被好心人救下。每逢节日,她都会多摆出两套碗筷。“他们还没走,始终在陪着我。”2011年,一位同名同姓的妹妹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个人犹如一家人,62岁的小李桂兰,每周都要来好几次,把一周的生活用品帮她安排妥当,亲人般的照顾,给了疾病与孤独缠身的她,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离开前想再去江边走走

  93岁的李淑云,生活在桥北小区,家中摆设自打老伴和儿子离开后,从未改变过,只是窗台上多了几盆花,那是她的“寄托”,像孩子一样陪着她。因为腿脚不方便,老人很少出门,在楼下透透气便回来。喜欢孩子的她看到小区里的孩子与家人嬉戏,总是远远地望着,偶尔露出的一点点微笑很快转变成无奈的沉思。她说,自己总会以为那是她的孩子。家中泛黄的报纸里包裹着陈年的影集,一张黑白全家福与江边聚会时的欢愉,已经尘封了太久太久。也许是岁月的磨砺,曾经看后泪眼婆娑的照片,这次多了一句精神头十足的问话:“怎么样?我儿子精神吧?跟他爸一样一样的!”平日的饭菜和生活用品都由社会工作人员轮流帮着买。老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再去江边看看,自打父子俩离开,她已多年没去江边了,想去看看当年全家人一起溜达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

  好好活着生活总得继续

  78岁的高淑珍,如今性格开朗,经常和同伴一起到江畔遛弯,她还热心社区活动,逢年过节便跑到弟弟妹妹家去聚会,老人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寂寞与伤痛还在,但总得接受现实,忙起来就不会那么悲伤了。1993年丈夫去世的时候,儿子天天陪在身边,让她觉得应该坚强地走下去,不为别的,就为孩子。6年后孩子的离开,则让她彻底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感觉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她将自己关在家中一个多月没有出门,也不与人交流,体重从90多斤下降到67斤。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跟她有同样遭遇的人坚强地面对生活,便觉得自己也应该好好活着,“他们爷俩肯定也不想看到我一直沉浸在痛苦之中。”

  抗癌明星每次出门都精心打扮

  80岁的朱淑芹,非常要强,很少麻烦身边人,平时的生活井然有序,上午在家养花看书,晚上下楼跳广场舞。有些“时髦”的她每次出门都要精心打扮一番,让人觉得她很洒脱,看不出是一名“双失妇女”,更看不出是位已患肠癌17年的抗癌明星。老伴去世后,她患上了肠癌,孩子又于2014年离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她总闷着不说,把这一切都埋藏在心底。逢年过节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也会感觉特别孤单,好在儿媳和社区工作人员时不时地来家中陪她说说话。现在老人的孙子在北京读研,还要在外面租房子住,儿媳要工作还要供孙子读书,生活压力也很大,平时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现在自己能走能动,也不需要他们照顾,等自己有病动不了了,就直接去养老院里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