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庆9所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建立补偿机制

2016-04-13 11:54:35 信息来源:大庆网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4月13日讯 前不久,大庆市召开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今年将对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支付比例,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兑现城镇部分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政策……一大波卫生计生福利将惠及市民。

  完善偏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今年,大庆市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将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进一步完善偏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门诊统筹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对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要建立市县乡医院结对帮扶机制,推进三级医院与林甸县、杜尔伯特医院“一对一”帮扶工作。

  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60元

  2016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60元。大庆市新农合除常规住院及门诊补偿外,还将按照省卫计委要求继续实施大病保险政策(参合患者在新农合补偿完成后,合规的自费医疗费用超过规定标准的,再次补偿50%),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建立免费血液透析等机制,同时22种重特大疾病保障及儿童先心病免费治疗等政策继续实行。

  为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开展,逐步增加基层医院单病种作为“限制病种”数量,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还将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及支付比例。

  9所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大庆市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前,9所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了补偿机制。分别是肇州县人民医院、肇州县中医医院;肇源县人民医院、肇源县中医医院;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医院;林甸县人民医院、林甸县中医医院。

  今年将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市与县、县与乡镇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任务,着力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运用新农合政策杠杆调控、签约服务、价格调控、便民惠民等措施,引导基层首诊,推进双向转诊,全面构建理性就医、合理诊疗的医疗新秩序。

  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的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分级诊疗。同时,加强对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实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

  严把疫苗进出关,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

  前不久,山东疫苗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庆市对此事高度重视,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检查。在疫苗管理方面,要求严格查验销售许可证和批次合格检验证,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加强存储、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全面实行乡级集中接种,确保安全。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预防机构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级疾控机构随时监测疫苗的有效性、异常反应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为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提供妇幼健康服务

  据了解,目前大庆市审批单独二孩申请1092例。2016年,大庆市做好应对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妇幼健康服务,完善市、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肇源县、林甸县、杜尔伯特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今年,大庆市将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落实胎儿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出生实名登记、区域协查等制度。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治理行动,保证出生人口性别在正常合理范围内。

  兑现城镇部分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政策

  2016年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覆盖率都要达到90%以上。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继续强化“三级网格”建设,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分析。

  大庆市将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相关扶助政策,开展免费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推进特别扶助家庭住院护理等保险工作,兑现城镇部分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政策。特别扶助家庭签约服务率要达到60%以上,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不断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