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冰城老贼传说 听资深老探长讲述与老贼过招的那些事儿

2016-03-27 14:18:53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生活报3月27日讯 18年前,五常市的老高揣着辛苦赚来的2000块钱,到哈市采购服装,刚坐上公交车就被贼盯上了,要不是车厢里有便衣民警,他可能分文不剩,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事后,听办案民警说,偷他钱的是在老贼圈里有名的马胖。其实,哈市公交车上曾有许多“名贼”,他们想尽办法与警方对抗,却难逃法网。

  25日,记者来到哈市公安局便衣支队,听听资深老探长讲述与老贼过招的那些事儿。

  人物档案

  孙志勇:50岁,198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哈市公安局,30年警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讲抓贼门道,偶尔像老顽童般神采飞扬。

  李洪龄:63岁,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公交车售票员,那时起便配合刑警大队现行队抓小偷,1981年被特批进入哈市公安局,直到2013年退休才离开反扒战线。昔日的抓贼岁月,让他留恋。

  NO.1 最警觉

  对“便衣”门儿清 “大个张”游荡4天才露马脚

  “今天主要跟踪8路公交车,独自上车,装不认识,别暴露了……”2000年的一天,孙志勇和年轻同事交代几句后,就独自出行开始反扒工作。7时50分,一辆满载乘客的8路公交车进站,车门处堵了不少乘客,眼尖的孙志勇发现人群中有个“大个”。孙志勇告诉记者,该男子姓张,身高1.85米,因为身高优势,上了公交车后,车内情况一览无余,经常“扫尾”,但他也因偷窃被公安机关抓过多次,是个十足的老贼。

  因为经常打交道,给他起了“大个”的外号。看到“大个”上了公交车,孙志勇心想,不能马上跟上去,因为他对便衣侦查员门儿清。去下一站吧,那时他应该移动到车厢中间,到时上车相对安全。孙志勇马上打了辆出租车去下一站,他前脚刚下车,载着“大个”的8线公交车就进站了。孙志勇身高1.80米,正常上车很容易让“大个”发现,他就佝偻着身体往上挤。果然“大个”已挤到车厢中部,脑袋左右摇晃看是否有便衣,双手也没闲着,摸着身边乘客的衣兜。奇怪的是,直到车驶入终点站,“大个”也没动手掏兜。

  在接下来的3天里,“大个”虽然都出现在公交车上,却始终没被孙志勇抓到现行,而公安局还经常接到8线公交车有乘客被偷钱的报警。

  第4天,孙志勇依旧在“大个”上车的下一站上车,佝偻着身子一点点往其身边蹭。偶尔有乘客问孙志勇:“孩子,你咋了?”他只能继续弯腰装肚子疼。公交车一个急刹车,孙志勇借着惯性,终于挤到“大个”右后方,而此时“大个”的眼睛有些发直,经验告诉孙志勇,“大个”这是发现大活儿了。果然,没多犹豫,“大个”拉开前面女士的背包拉链,伸手掏出一个鼓鼓的黄色信封。孙志勇上前一把握住“大个”的手腕,另一只手迅速给其戴上手铐。被抓个正着的“大个”一脸无奈:“孙哥,咋又是你抓我,真是栽到你手上了!”

  NO.2 最猖狂

  记得每个民警长相 “大胆马”敢面对面解人衣扣

  老高在五常做服装生意,1998年初春的一天,他带着2000多块钱到哈市进货,为防被偷,他把钱放在外衣内兜里,并把胸前的扭扣挨个系好。为了赶火车,老高起得早,困得直打瞌睡。

  出站后他坐上公交车,找了个有扶手的地方站稳,闭目养神。这时,有人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老高睁眼一看,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打扮得干净利索。如果不是民警给那人戴上手铐说他偷了东西,而赃物就是自己口袋里的2000块钱,老高怎么也无法把他和老贼联系在一起。

  李洪龄告诉记者,该中年男子外号马胖,多年前就曾在刑警大队反扒现行队门前“猫着”,观察进出的民警。如果三四个人结伴进门,而他只认识其中一个,那么其他三人也会被他列入便衣民警的行列,记住每个人的长相。1989-1998年间,马胖因偷窃被判刑不下十次,就连他的家都被李洪龄搜过两三次。

  “这家伙就没有痛改前非的意思,出来后没多久又作案。” 老高被偷那天,李洪龄恰巧在车上,马胖上车后左顾右盼,双手在下面来回摸索。余光一扫,他把目标选定了老高,因为老高胸前鼓了起来,里面一定装着贵重物品。马胖快速挤到老高身边,看老高闭眼休息,大胆的马胖竟面对面解开老高的衣扣,半蹲在地上用小刀片一割,成沓的现金就从豁口里掉到他手上,万没想到,还没从得手的喜悦中醒来,就被李洪龄戴上了手铐。这次马胖被抓,已年过五旬。

  NO.3 最难缠

  “高手杨”13年没被逮着民警“背手托活”抓现行

  1996年,在哈市道里区的老贼圈里,有着赫赫有名的“四大高手”,他们的隐蔽性极强、动作麻利,在公交车上行窃后很少被抓,他们也是老贼圈里的“富豪”。而这四人中最出名的非杨三莫属,1984-1996年的13年间,他每隔几天就会出来作案,但始终未被抓获。

  听说有这么个棘手的人物,孙志勇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人抓住。一天,他6点来到建国街公交站,深冬时节天还灰蒙蒙的,公交车为了省电,只有进站时才开灯。开灯的瞬间,一个身影随着拥挤的人群往车上挤,孙志勇定睛一看,这不是杨三吗!“好家伙,想找你找不到,这回送上门来啦!”看到杨三上车后,他打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建国街的下两站。孙志勇告诉记者,杨三不是普通的老贼,反侦查能力特别强,在车里他一定会紧盯着下一站上车的人,就怕有便衣民警跟上来。

  孙志勇还是弯腰上车,一路蹭到杨三背后,两人背靠背,此时杨三正动手“摸活”,将目标锁定在一男士的后裤兜上。杨三两手一夹,解开了扣子,把手伸进兜里掏钱。孙志勇早就练就了“背手托活”的绝招。他和杨三两人虽然背靠背,但他一直把手托在杨三的衣袖边,通过衣袖触碰手指的变化,能知道杨三的动作。“袖子向下移动了,妥了!”孙志勇马上握住杨三的手腕,给他戴上手铐。此时,杨三的手里正攥着刚刚偷来的300块钱。

  看到自己被戴上手铐,杨三蒙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被抓,因为距上次和民警打交道已是13年前的事了。

  NO.4 最喜感

  公交车上演贼偷贼民警一副手铐“拴”俩贼

  在公交车上贼偷乘客很常见,贼偷贼的事却像极了小说里的桥段,但从事反扒工作41年的李洪龄却真的遇到过。

  1983年,他一路跟踪老贼黑子来到中央大街公交站,似乎是察觉到了异样,黑子没有立即上车,而是在附近街道上来回兜圈。他在前面忽快忽慢地走着,李洪龄在后面小心地跟着,绕了至少五圈后他才安心挤上车,身高只有1.69米的李洪龄很快淹没在人群里,趁乱也上了车。

  黑子上车后慢慢向中间挤,用刀片割身边两名乘客的兜,但都没成功,这时他将目标锁定在右前方一个穿黑衣的男子身上,站在他们身后的李洪龄发现黑衣男子也在摸其前面乘客的兜。“这俩贼要过招了,参加工作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贼偷贼呢!”李洪龄心想,今天必须一举把他俩拿下。

  此时,黑子正拿刀片划开黑衣男子的右裤兜,从里面抻出6块钱。见状,李洪龄用手铐一把扣住黑子,转手又把黑衣男子铐上。“你为啥抓我呀?是他偷我钱,我又没偷!”黑衣男子狡辩,但他“摸活”的动作被李洪龄看得一清二楚,回到公安局一查,黑衣男子外号陈老大,因偷窃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趁人不注意从教养所偷跑出来,再次回到公交车上干起老本行。

  小编总结了一些老贼的行话,如果你在公交车上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可能就是遇到小偷了,赶快捂住自己的财物哦,不要太感谢我,人家是雷锋啦!!!

  老贼行话:

  瞭高:俗称“望风的”,这些人一般身材高大,环视车厢可以马上发现可疑情况;

  扫尾:小偷作案前回头看是否有警察跟踪,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跟着他们,就立即放弃作案;

  盯仓:寻找偷窃目标;

  摸活:偷窃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贵重物品放在被害人的什么地方;

  趟活儿:掏兜行窃;

  上托儿:偷上衣兜时,用右胳膊支起衣襟,左手掏兜;

  抹子活:用刀片割窃;

  掉脚:被警方抓住;

  偏窗:被害人的上衣兜;

  平台:被害人的下衣兜;

  翻板:也称“里怀”,指被害人衣服里面的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