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14岁男孩乐观对待白血病
2016-03-12 19:24:01 信息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发布者:看龙江点击量:
东北网2月27日讯 14岁的哈尔滨男孩陈志宏躺在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仓中接受治疗,他渴望着早点好起来,能走进课堂。26日,陈志宏醒来看见母亲李欢正在门外望着他,他缓缓地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不一会又睡了过去。
发病
流鼻血不止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哈医大一院住院处1号楼14层拐角处有一条不大长的走廊,这条走廊上只有3个铁门,其中一个铁门上方挂着移植病房的牌子,陈志宏就住在这里面。从2月4日进入移植仓开始,李欢每天都在这里陪着儿子。李欢总是在想,“白血病”这3个字怎么会降落在儿子的身上。
陈志宏就读于哈市香坊区116中学,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篮球和游泳,身高1. 74米。去年7月,陈志宏突然流鼻血不止,以为夏天热上火,也没当回事。过了不久,李欢发现儿子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10月23日,陈志宏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她儿子在学校又流鼻血了,止也止不住,李欢赶紧带着志宏去省医院。
检查时,医生说给你儿子查查血吧,正常孩子不能这样。最后确诊,陈志宏的病是急性败血肾病,唯一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
凑钱
卖了房子夫妻住6平方米小屋
2005年,李欢和丈夫陈勇贷款在香坊区买了一套32平方米的房子。今年初刚还清贷款。夫妇俩都是工薪阶层,几年来,攒下了3万多元存款。为了给儿子治病,俩人一商量把房子卖了,在亲戚朋友、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儿子的骨髓移植费用终于凑够了。陈勇和儿子的骨髓配型成功,2月16日陈志宏接受了骨髓移植。
为了能随时照顾儿子,夫妇俩在哈医大一院附近的一家旅馆租了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只放下一张床,还没有窗户,因为这样的房间一个月房租才600元。
“医生说儿子现在在排斥期,饮食要格外注意,不能吃外面做的饭。这间屋子有公共厨房,早晨做完饭就直接给儿子送去,挺方便的。”李欢说。
坚强
得病这么长时间志宏只哭过两次
看着移植仓内的儿子,李欢满脸的疼惜,因为排斥反应,陈志宏已经13天没吃饭了。“我儿子以前180斤,现在130斤,看着特别心疼。他前天还故意逗我开心说自己是帅哥。”李欢说,她当时听着又心酸又想乐。
“我记得很清楚,得病这么长时间,儿子就哭过两次。”李欢回忆,第一次是116中学的张旭老师去医院看志宏,给他带了好多书。张老师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志宏,老师这次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来给你献骨髓来了,要抽就抽老师的骨髓。”当时在场的好多人都哭了,陈志宏哭得不能控制自己。第二次是志宏面对护士安慰的时候问,“姐姐,我要是好了9月份能上学吗?”“孩子,你别想那么多了,一两年你都上不了学。”听了护士这句话,志宏哭了。
求助
好心人这份情我会铭记于心
陈志宏的坚强懂事让不少医生护士都特别喜欢他,但他们也担心志宏的后续治疗。医生说,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后续如果按照流程治疗,孩子完全有康复的可能。可是一天的费用就得六七千,移植仓出来后还要进净化仓,然后是隔离仓,治疗费用需要50万元。
李欢说,之前卖房子钱加上学校老师同学的捐款,现在用得已经差不多了。自从陈志宏住院,自己再也没法工作了,丈夫刚抽完骨髓血,身体刚刚缓过来些便开始四处奔波筹钱,生活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后续的高额治疗费用,对于她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难以支付。
“我总跟儿子说,坚持,精神不倒毅力不倒,儿子都这样坚强,我也不能倒下。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我们会把这份情铭记于心,将来努力回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