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勇挑农村改革“国家级实验室”重担

2018-05-29 23:41: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时间是个魔术师,竟让一样的家乡,留下两样回忆。

  提起童年记忆中的家乡海城,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自豪,因为家乡“很强”;可四五十岁往上的人却皱起眉头说,小时候家里“真穷”。

  同一片天地,两代人的童年,模样却截然不同。

  从40年前的“财政补贴县”“农业大县”“穷县”,到如今的“全国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彻底改变了海城的模样?

  答案无疑是改革开放。40年间,改革的春风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吹拂,从未停歇。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引领着敢闯敢试、实干为先的海城人不断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城接连承担了15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成为当之无愧的农村改革“国家级实验室”,让其积淀的潜能充分释放,发展的动能极大增强。

  正如海城市委书记、市长闻然所言,一部海城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海城的巨变,源起于改革、得益于改革,美好的未来更寄希望于改革。

  新时代为改革注入强基因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像国内许多既不沿边也不沿海、发展思路匮乏的农业县一样,落后的观念、破旧的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优势不足的状况,成为海城发展道路上一个个硕大的“绊脚石”。

  (下转第三版)

  勇当农村改革“国家级实验室”

  (上接第一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也为迷茫中的海城人送来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1984年,海城被我省确定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当年6月25日,海城出台了在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二十项改革的决定》。从此,沐浴着改革春风,海城大踏步前行。

  2014年,海城获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随后,海城接连申报了11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上级部门又赋予海城4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为全国承担农村改革试点最多的地区。

  随着一项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试点效应持续显现,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海城开创了农村全要素、全链条综合改革新局面。

  1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开启了海城“加速跑”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为改革注入了强基因,同时也将“改革开放是发展必由之路”的理念深深镌刻在海城人的心中。

  大力度改革带来跨越式发展(小)

  沿着干净整洁的柏油路,徜徉在生活环境与城市相差无几的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规划整齐的小区楼房、满目青翠的绿化树木、别致新颖的园区景观、国学风韵的手绘街墙一一映入眼帘。

  目光所及,满眼都是新时代新农村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提起昔日的中小村,正在村中散步的张连涛大爷禁不住摇了摇头,“那时候,家家住的都是平房,出门就是坑坑洼洼的窄土路,买瓶酱油也得走出去老远,晚间的村路黑灯瞎火,连个人影也没有。真是没法比,现在的日子啊,真比吃了南果梨还甜。”

  言谈中,村民们对海城推行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满口夸赞。

  通过这项改革,海城被打造成了全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样板。而另外几项改革,正在为海城全面唤醒沉睡的农村资产、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全新活力。

  走进位于西柳电商产业园的海城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看到前来办理土地权属认定、产权交易的农户络绎不绝。

  这里是东北地区首家挂牌的综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海城通过率先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农业设施颁证及融资等业务,将农村各项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激发出推动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前想要承包土地得四处打听,现在进入产权交易平台网站,鼠标一点供求信息一目了然。”想扩大生产的海城耿庄镇东耿村村民贾雨,对交易中心给他带来的种种便利赞不绝口。

  东北三省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全国首创14类涉农金融产品、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海城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给“贾雨们”送去了农民带着权益进城、农村资产有了资本功能等一长串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惊喜。

  在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海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2017年,海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3.5亿元,地区财政收入实现48.6亿元。与改革之初的1984年相比,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33倍和108倍!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再启新局(小)

  历经无数次风雨洗礼,海城人深知,过去的发展成就归功于改革,当下的发展势头得益于改革,未来再创辉煌更是离不开改革。

  身在农村改革最前沿,海城人也深深感到,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遇到的都是棘手的问题,碰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未来向何处去?

  作为农村改革“国家级实验室”,海城的回答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导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农村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统筹推进15项农村改革试点,实现由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全要素改革迈进,推进各项改革融合贯通,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新时代,站在农村改革新高地,海城再迈新步伐。

  “我们将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要素能在市场中配置、市场决定要素配置、优化要素配置,释放农村改革红利。”海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潘本涛说,全市还将全力推广“一核两翼”模式,强化村集体发展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利、政府投入保值增值。与此同时,在深度、广度上不断扩大改革试点实践样本,着力打造市场化农村金融。

  延续改革创新的强基因,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释放改革激情,高高擎起改革旗帜,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打破体制机制的桎梏,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海城已踏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崭新征程。

  海城因改革而勃兴,也必将在改革中长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