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涂谨申以为自己是谁?

2019-05-29 19:40: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5名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前日联署去信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声称“香港需要一场公开的电视辩论”,要求林郑月娥与他们的代表、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进行电视辩论,“让香港及海内外社会更清楚认识是次修订条例的影响”云云。特首办即日已拒绝有关要求,并回应指,如果议员希望就草案内容进行务实讨论,立法会仍然是最合适场所。涂谨申吃了一记闷棍,随即发声明指特首不将香港放在眼内,云云。

其实,特首当然重视港人的意见,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涂谨申就代表了全港市民?特首不接受涂谨申无理、无谓的辩论要求,与港人有什么关系?涂谨申以为自己是谁?以为自己是美驻港领事馆“要严格保护”对象,就可以港人代表自居,颐指气使,为所欲为吗?

冒牌主席有何资格?

特首不参与反对派的电视辩论,做法完全正确:一是就法案进行讨论以至辩论,最佳平台是立法会的法案委员会,在法案委员会上反对派议员原本有充裕时间向官员反映意见,甚至激烈辩论。然而,反对派却以暴力手段捣乱委员会,令委员会无法开展工作,保安局被迫将法案直接提上大会。反对派如果有心讨论法案,何以又要在委员会上搞局?现在委员会被迫撤销,反对派又突然要找特首辩论,这根本是别有用心,不过是企图炒作风波,并非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炒作。这样,特首有必要配合反对派的做骚吗?

二是辩论也需要讲对等地位,不是什么人叫阵,就一定要答允,当中关键是地位对等、名分对等。涂谨申是什么人?他不过是70名立法会议员之一,不是民主党主席,在反对派内也没有任何代表性。最讽刺的是,他早前才自封为“冒牌法案委员会主席”贻笑大方,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出来与特首辩论?与他辩论又可以得到什么成果?就算真的与涂谨申辩论,在道理上将他打得无还手之力,但反对派会因为涂谨申的理亏落败而改为支持修订吗?其他反对派党派会以辩论的结果作投票取向吗?当然不会。这不过是一次政治骚,一场无理、无谓的辩论骚。特首工作繁重,有必要配合反对派的政治骚吗?

是反对派已经铁了心要“盲反”修例,已经铁了心引“八国联军”干预修例。在日前立法会议员与多国领事的午宴上,反对派政客再次在席上“告洋状”,并指日本、澳洲、美国、欧盟等多国领事都十分关注修例云云。郭荣铿更沾沾自喜地表示,分别有不同西方国家领事指会向本国政府寻求指示,决定是否再发外交照会。这说明反对派已经连最后的遮丑都除去,公然邀请外国势力干预,甚至呼吁外国政府向特区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藉此向特区政府施压要求撤回修例,这完全是勾结外国势力的“卖国”行为。

美国的民主党议员,面对特朗普的倒行逆施,要在美墨边界建围墙,尽管不惜一切反对,甚至令国家停摆以迫特朗普就范,但他们都不会寻求英国、寻求欧盟来干预美国内政,向特朗普施压,甚至向华府发出外交照会,因为他们知道这涉及政治效忠和伦理,是从政者的原则和底线。他们尽管对政府政策不满,都不会逾越这些底线,所以,香港反对派的所作所为在不少外国政客眼中绝对是匪夷所思。

当然,现在外国势力需要这些棋子,自然乐于见到他们不断寻求外国介入,但这样的反对派政客,这样一个对外国主子奴颜婢膝的涂谨申,有什么资格与特首公开辩论?涂谨申以为自己是谁?是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吗?

修例已成重大政治较量

反对派的辩论骚当然不是为了真理愈辩愈明,如果反对派讲道理,又岂会不断放风造谣,甚至扭曲中央言论,余若薇甚至用假图误导公众,这些行为难道就是理性辩论?这场风波已经超越法例修订,而是一场重大的政治较量,既然是政治较量,就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更不是辩论比赛,而是真刀真枪的政治斗争。反对派的部署就是在6月9日的游行中“制造”三十万人上街的场面,当中相信会包括一些外国人士,接着外国势力就可以此为由全面介入香港内部事务,而反对派也会藉此发动全面抗争,包括包围立法会、冲击立法会,重演当年反廿三条一幕。因此,他们现时的首务是煽动更多市民上街,所谓辩论不过是他们挑动民情的一个手段,根本不是为了理性讨论,特首当然不必理会。

现在看来,6月9日的游行人数相信不会少,而反对派最终也会将人数“发大”到三十万人,以达到“自我实现的预言”。但问题是这些能代表主流民意吗?不要说这些游行人数严重“发水”,就是近日不同机构、不同学校发表的所谓反修例声明,也只是少数人“代表”其他人所发,大多数市民是“被代表了”,这些能代表主流民意吗?现在签名支持修例的人数亦超过40万,难道这些就不是民意?这些民意就不用理会?

民意当然要尊重,但人为制造的民意却要审慎,对于反对派“制造”的民意更不用太放在心上,修例的战场在于立法会,特区政府只要将道理讲清楚,理据在手,便不需被反对派吓到,这场修例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策略而是意志,特区政府应该拿出意志,完成修例工作。

作者:方靖之 资深评论员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