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莫让反对派转移香港焦点
2019-05-23 19:14:21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外部势力操纵下,反对派竭尽全力阻挠和破坏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是要推翻现届政府,挑战中央权威,争夺香港管治权,打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部署,从国家内部即香港把“一带一路”宏伟工程撕开一个缺口。
鉴此,行政长官必须领导管治班子,坚决如期完成修例,粉碎反对派图谋,引导香港社会聚精会神发展经济,群策群力改善民生,富于创意融入大湾区,脚踏实地建设“一带一路”。
有一种观点:现届政府不应该急于解决延搁了21年的《逃犯条例》修订,提出修例是庸人自扰。
反对派图打乱大湾区部署
这种观点是错的。第一,香港社会应当聚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不等于不讲政治不涉及政治议题。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都涉及当代重大政治,是当代中国重大政治一部分,也是当代世界重大政治一部分。特区政府和香港居民如何参与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固然涉及经济、金融、科技,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政治观念。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修订《逃犯条例》引发轩然大波,恰恰反映在政治上特区政府还不够强,香港相当一部分居民尚缺乏正确政治观点。
第二,修订《逃犯条例》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还同反对派故意把它渲染成是替《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做准备相关。现届政府不可能不处理《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问题。这不取决于香港社会是否已有共识,而是因为国家和香港的安全形势不能继续容忍香港成为国家安全的缺口。
可以说,恰恰就因为现届政府不可能回避政治、相反必须把《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承担起来,修订《逃犯条例》必须是刻不容缓,务必如期完成。只有这样,今年下半年起才能有大约一年左右时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不能不指出,现届政府上任约两年,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尽心尽力,但是,成效与香港居民的期望有明显差距。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游行人数逾万,不完全是针对修例,其中一部分人是被经济民生问题困扰而借机发泄。这样的复杂情形,自2003年“七一”游行以来是一贯的。
一方面,政府必须如期完成修订《逃犯条例》,一方面,政府必须总结经验、务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拿出能让香港大多数居民眼前一亮的发展经济“大手笔”。
“大手笔”就是大规划、大工程、大项目。例如,去年7月,特斯拉宣布在上海投资设厂,总投资预期高达500亿元(人民币),今年5月,开工仅3个多月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厂房已初具雏形,年内就将投产。这个项目,规划选址只用了3天,半年就开工建设。香港能不能也有类似的大项目和高速度呢?这是特区政府必须考虑和回答的严峻问题。
香港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参与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依靠为数不多规模可观的大财团。至今,香港四大商会——中华总商会、中华厂商联合会、中华出入口商会、工业总会的代表,在“保公义撑修例大联盟”召开的记者会上表态支持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希望香港总商会以及外国商会也能表态支持政府修例。在这件事上支持政府,进而在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上扮演领头者,这是扎根香港的大财团应有之举。
美国遏制中国将达几十年
美国全面遏制中国将愈演愈烈,也将持续几十年。全球格局巨变对大财团的冲击甚于对中小企业。一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受不住贸易战而不得不结业甚至倒闭。但是,大有大的苦楚,那就是调整不易、关不得、动不得。
环视全球,人类正在经历近500年空前全面深刻的结构性转变和调整,很难找到一块可以避过全球政治经济金融风险、安身立命的净土。能够找到那样一方土地安身立命,只能是丢弃企业只做“寓公”。要把大企业经营下去,必须做甘于面对风险的弄潮儿。
亚洲是全球重心转移的目的地。中国位于亚洲,是亚洲最大国家。“弄潮”就在亚洲、就在中国。特斯拉老板难道不明白美中关系生变?他敢于“弄潮”,一头扎入中国这片大海。香港的华资企业家难道不如特斯拉老板?难道甘于落后?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表报告攻击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称:“修例可能导致北京向特区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以虚假借口引渡美国公民到内地,预计受影响的包括在香港的8.5万名美国公民和1300多家美国企业。”这样的指责,不仅把美国在香港的8.5万名公民和1300企业都污蔑成潜在逃犯,而且,错误地把这些美国公民和企业在香港做生意和定居看作单方面给香港以优惠。希望这些美国公民和企业继续在香港,相信他们明白这座城市的优势和对他们的价值。希望美商、美国公民以及其他所有外商、外国公民,为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贡献,造福香港造福他们自己。
作者:周八骏 资深评论员、博士
来源: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