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图吸激进票 为美国送弹药
2019-05-15 17:32: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反对派议员不惜一切阻挠修订《逃犯条例》,大肆散播恐慌说得香港似乎人人有难,并在议会肢体冲突制造混乱,但其实不止建制派对反对派的暴力、哗众取宠举动感到震惊,连反对派支持者亦不明为何反对派立法会议员会“忽然勇武”。
除了以“勇武”姿态去尝试吸纳“激进派”的票源,为今年的区议会选举及明年的立法会选举做准备外,不难发现反对派每次发功前后,都与美国方面有“微妙的配合”,如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到美国唱衰修例后,“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数日后就发声明反修例;在民主党人在“占中”九犯案判决翌日与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唐伟康会面后,美国国务院随后就发声明称对判决“失望”,并再次拉到反修例上等。
事实上,反对派在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为美国提供攻击中国的弹药,更煽动“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抹黑香港去滋扰中国,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换取美国在不同事件上的发声支持,以增强自己渐渐萎缩的影响力。
美方发号令抹黑修例
2月底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唐伟康接受电视访问,声称中国政府近年对香港特区政府“施加压力”,“冲击”香港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又称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或影响美港双边协议。
他又在另一场演讲中声称,美国一些人对美国《香港政策法》是否持续下去要视乎香港的高度自治。
3月4日 唐伟康称修例是“魔鬼在细节”,拒绝为之前的言论道歉。
3月7日 香港美国商会声称对修例感“忧虑”,担心会影响香港国际都会的声誉,更“代表”在港外商提出严重关注,声言内地经常在涉及中外经贸纠纷时滥用司法机制。
3月18日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国会代表团到访立法会,并与立法会议员交流。反对派议员随即就修例等继续唱衰香港。
4月4日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麦考文和国会议员鲁比奥发声明称《逃犯条例》若修例成功,会“侵蚀”香港法制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声誉,又称香港居民以及在港的外国人,“绝不能被扯入经常用来践踏人权的中国内地刑事司法制度中”。
4月4日 美国驻港澳副总领事何志声称,美国政府正以“极大兴趣”(great interest)跟进香港修订《逃犯条例》,并对“逾万名”香港市民在刚过去的周日上街示威“感到高兴”。
4月25日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对“占中”九犯案的判决“失望”;又称美国和其合作伙伴会“密切监察”香港修订《逃犯条例》,并声言修例后将允许香港特区政府应“北京”的要求,转移逃犯到中国内地,声称“一国两制”持续“被侵蚀”,将令香港特殊的国际地位“陷入危机”。
5月3日 香港外国记者会前第一副主席马凯在《金融时报》撰文,声言修例令香港商界人士的自由“受侵蚀”,更令香港的高度自治“黯然失色”。
5月4日 唐伟康声言香港特区政府对于香港社会和国际上对修例的关注“视而不见”,又称特区政府并未就修例向公众充分解释。
5月7日 由反华政客主导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报告称,《逃犯条例》的修订令美国有需要审视是否鼓励美国商人来港做生意,甚至会影响美国《香港政策法》。
5月16日 在中美贸易战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及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会见李柱铭等人。
反对派为美方提供子弹
2月中 反对派反对修改《逃犯条例》,但未有重大举动。
2月中下旬 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反对派组织“法政汇思”、由反对派把持的大律师公会在唐伟康发言前后相继“发声”。
3月4日 大律师公会向保安局递交意见书,质疑修例,声称移交逃犯回内地在社会上“充满争议”。
3月7日至8日 民主党涂谨申、“议会阵线”朱凯廸和“人民力量”陈志全赴台抹黑修例,争取与“台独”政党合流。
3月11日 反对派在香港美国商会发声后大打商界牌。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声称,特区政府必须要“坦诚交代”何以要“仓促”修订《逃犯条例》,不希望特区政府就修例“监粗嚟”,“否则将对香港造成极深远影响。”她又称唐伟康对香港亮起红灯,大家应要“正视、关注问题”。
3月14日 涂谨申引述称有港商在内地被囚18年,声言案件是“香港民事变内地刑事”。
3月15日 “香港众志”在政府总部发难示威。
3月19日至30日 陈方安生联同“专业议政”立法会议员莫乃光、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荣铿到美国抹黑修例,先后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获美国副总统彭斯接见、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深总监Matthew Pottinger会面、与“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代表会面、于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说等,美方透过三人对修例“表达关注”,而三人则积极唱衰修例,为美方提供弹药,要求美国政界“发声”云云。
3月31日 反对派发起反修例游行上街游行,反对派头面人物李柱铭、“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毛孟静、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等都有现身。
4月2日 陈方安生等人向传媒总结美国之行,多次引述美方恐吓香港的言论,声言会以“更强硬态度”关注香港问题,将“更频密”就重大事件“发声”。
4月3日 记协等团体发声明,声称担心修例会带来“寒蝉效应”,“威胁记者人身安全”。民主党要求特首林郑月娥就“强推”修例下台。
4月9日 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宣布退出长三角团,声称要留港反修例。
4月17日 由涂谨申主持的立法会《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委员会在两小时会议后,仍未能选出主席。
4月24日 “占中”九犯叫市民代他们于4月28日上街。
4月25日 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以民主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伙同该党3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尹兆坚和黄碧云,及该党副主席罗健熙等,到美国驻港总领事馆与唐伟康会面,向对方表达港人对修例的“担心”。
4月28日 反对派第二次反修例游行,“占中”九犯中未被实时判监者纷纷现身。
4月30日 法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涂谨申主持下仍未能选出主席。
5月4日至17日 李柱铭、公民党吴霭仪、工党李卓人、“香港众志”罗冠聪、记协前主席麦燕庭先后到加拿大及美国抹黑修例,并将于今日到“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作证”。李柱铭在5月10日于亚洲协会纽约总部的座谈会上,引用美国国会辖下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称中美关系因为贸易战变得紧张,林郑月娥“硬推法案”,是“另有目的”。
5月9日 反对派议员在立法会质询环节中疯狂攻击林郑月娥,称对方“硬推法案”,其中民主党主席胡志伟称“你唔死都冇用呀,×婆!”,毛孟静、公民党郭家麒声称林郑“讲大话”。
5月11日 法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改由地产及建造界议员石礼谦主持,反对派一方面捣乱正牌会议,令会议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开“山寨会议”,企图自行另制“定局”。
5月14日 法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再次被反对派捣乱至无法进行。
中美贸易战同期重点
2月21日至22日 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第七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3月2日 美国贸易代表署宣布,不再对中国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维持在去年9月加征的10%,直至另行通知。
3月3日至5日 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第八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就中美贸易协议有关文本进行了谈判。
3月22日 中国商务部决定继续对进口间苯二酚的相关美国企业征收30.1%的反倾销税。
4月3日至5日 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第九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4月30日至5月1日 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第十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5月6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到25%,并于5月11日生效。
5月8日 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指︰“升级贸易摩擦不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如果美方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5月9日 中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相关高温承压用合金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覆审调查。
5月9日至10日 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5月13日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10%至25%。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