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费过河直接拨付 "科创12条"出六配套细则
2019-03-29 00:22:4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环球网消息: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帅诚 广州报道)广东省相关部门27日对今年1月发布的广东省政府1号文《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科创12条")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单独印发了6个配套政策。新政提出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独立申报广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港澳使用机制,并允许项目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两地牵头或参与单位。此外,广东还将借鉴香港人才评价体系,加快推进粤港澳人才职业资格互认。
在发布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介绍,自今年1月"科创12条"正式实施印发以来,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已经开始实施有关的配套政策。当中明确,优先支持港澳机构联合广东单位,牵头或参与申报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的相关项目;鼓励港澳机构牵头联合国际机构,或者港澳注册的企业申报广东省财政科技项目。
"科创12条"发布会。 香港文汇报记者帅诚 摄
托本港机构验收项目
另外,由港澳机构与广东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项目经费可分别支付至港澳机构和广东单位。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可积极邀请港澳科学家,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战略咨询、项目管理和验收评估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27日单独印发的配套政策中,还明确经评审立项的港澳机构牵头申报的项目,由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主管部门与港澳机构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的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及相关服务工作可委托港澳特区机构实施。
专家库汇聚港澳人才
此外,配套政策还提出将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和港澳人才评价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咨询专家库,多渠道汇聚广东省内外和港澳地区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高层次人才。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吸引借鉴港澳地区人才评价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对长期在粤工作的港澳人才,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还将加快推进粤港澳人才职业资格互认,减少重复评价,推进粤港澳人才评价一体化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从三个层面推进与港澳合作。首先是通过已成立的粤港、粤澳专责小组,定期联委会和机制进行交流衔接。其次,加强广东与港澳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合作,他认为,港澳的高校在一些重要科研领域具备很大优势,可由优势领域的高校团队牵头合作项目,从而提高项目立项质量和科研效果。
最后,王瑞军强调,在形成重大项目发布指南过程中,将充分吸收港澳科研机构需求,让港澳专家参与政策编制,使得政策落地后更加具体详细,并逐步推广到珠三角九市实施。
创新孵化器力吸港澳青年
香港专业团体到广州南沙参观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实验室。 资料图片
27日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科创12条"解读及配套政策后,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表示,下一步广东将重点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孵化器建设,并肯定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在孵化港澳科研团队成果显著。
赞霍英东研究院孵化成果佳
王瑞军在发布会后表示,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共有孵化器912家,创客空间886家,其中港澳参与投资和运营的超过50家,并以香港为主。"目前这些孵化器运营情况和孵化效果都很好,特别是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在与广州天河超算中心合作后,对港澳科研团队在材料研究等方面起到很大帮助。"
记者从霍英东研究院了解到,自2016年底广州中山大学"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开放对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的使用权限以来,已累计有两百个来自境外的科研团队、机构及科创企业成功使用,其中来自香港的试用申请约占九成。
两级科技实验室向港澳开放
"近年来自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试用申请比例逐渐增加,主要涉及大气海洋模拟、材料、生物等研究方向。"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部总监高民说。
事实上,在"科创12条"中,也已明确广东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面向港澳开放的散裂中子源谱仪,保障对港澳的专用机时和服务。
据悉,位于东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并对国内外各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开放服务。王瑞军认为,东莞这一大科学装置的正式运行,将为港澳科研团队提供很大便利,成为粤港澳三地科研合作的高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