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二十三条立法不容再拖

2019-03-13 00:02:3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政府希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本届任期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义务,以此作为“林郑争取连任的试炼”。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表示,从没听过23条立法有“硬要求”、“硬指标”和时间表。反对派则表示,“担心下任特首候选人会以推23条立法为投名状,谋取个人政治利益”云云。

众所周知,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是香港的宪制责任,但香港社会长期找不到所谓“立法的合适时机”,中央政府也长期容忍了香港的这个“国家安全空缺”。如果说在以前,这种安全空缺尚可容忍的话,那么最近几年的四个新状况已经让这种漏洞无法再拖下去。

应对“港独”崛起配合修宪

第一,“港独”泛滥。2014年之前,“港独”声音虽然存在,但远远没有到威胁社会稳定的程度。这时,反对派“争取民主、捍卫法治”,虽然在社会上有各种不同意见,但都没有触及“香港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的底线,反对派的争议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立法的迫切性还没有突显。

在2014年非法“占中”后,形形色色的“港独”和“自决”团体纷纷浮上水面。这些团体,不但鼓吹“港独”,还利用部分市民对两地经济融合的不满,而煽动民粹右翼主义,想合理化“港独”。不少原先只是“争取民主”的反对派,则以“捍卫言论自由”的理由为“港独”分子的言论、宣传、组织、活动保驾护航。无论DQ“港独”议员还是取缔“港独”组织事件,不少反对派都站在维护“港独派”的一方。

虽然“港独”绝不可能,但正如恐怖分子不能颠覆政府,却能制造社会动荡一样,“港独”对香港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这绝对不是反对派所谓“既然‘港独’不可能,危害性就不大,也就不必大力打击”的情况。正是因为“港独”越来越威胁国家安全,23条立法也就有迫切性。

第二,国家修宪。去年“两会”,中央修改宪法。香港的宪政基础是《基本法》,《基本法》的宪政基础以及权利来源都是国家宪法,那种认为香港只讲《基本法》不讲宪法的理论是错误的。香港政府“基本法与你息息相关”的网页上,原先只有《基本法》全文,现在已经把宪法全文也加上去,这是值得称许的。

正因为宪法对香港的重要性,修宪之后,香港也不可避免地,应在法律上作出调整和完善。在这一点上,香港和内地没有本质分别。分别只是在于,这种调整也应该符合《基本法》的规定和程序。

对香港特别重要的是,宪法第一条第二款后增写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在宪法正文中第一次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一向在中国有领导地位,但此前只在宪法前言中涉及。“前言”是否有法律效力?这在法学界一直有争议。于是在宪政上“中国共产党”是否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不乏含糊的地方。这次在正文上的修改,彻底澄清了相关疑问。

这样,香港法律当然也必须与此相适应。比如在修宪之前,主张“共产党下台”、“结束一党专政”等一般不被视为“叛国”或“颠覆中央人民政府”。那么修宪之后,要求共产党下台就有违宪之嫌,也很可能被视为涉嫌“叛国”和“颠覆中央人民政府”两项行为。因此,23条的七项罪名都有必要加以澄清,以符合宪法,而处理这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23条立法。

笔者认为,虽然立法可能缩小了公民权利的边界,但在目前边界必须缩小的情况下,明确边界显然更有利整个香港社会的稳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

不能只吃红利不顾国安

第三,刚刚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凸显了23条立法的必要性。大湾区规划划时代地加速整合香港与珠三角。在大湾区发展下,香港的地位得到保障和提高。香港不能一方面吃“大湾区红利”,一方面又对国家安全继续置之不理。

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开通,也随着各种便利措施的陆续推行,香港和内地的人员往来必然更加频繁,港人在内地生活和内地人在香港生活都越来越普遍,省港澳三地必然更深层次地整合在一起,三地边界控制也不可避免地要朝更方便人员流动的方向发展。这对国家安全保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国两制”保证了三地的法律有所区别,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人理应享有比内地更高程度的自由。但这个区别不能没有上限,如果23条不立法,香港继续在国安方面缺位,那么这么大规模和频繁的人员来往,必然带来严重的国安问题。

第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五独合流”的压力空前严峻。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不能沦为各种“独势力”的活动场所。

综上所述,香港、大湾区、内地和国际形势在近年的变化,为23条立法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中央关切23条立法是非常正常的。即便中央没有给压力,香港特区也应该更主动、尽快启动谘询和立法程序,23条立法不能再拖。

作者:闻昱行 资深评论员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