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9年,香港要积极参与这3件国家大事

2019-03-08 03:08:5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1551927729102123.pn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记者 贾文婷摄

近年来,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抢抓机遇,成就自身、贡献国家。3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网专访,不仅谈到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青年发展、创新科技等话题,还透露了2019年香港要参与的几件国家大事。

“未来机遇无限,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在‘一国两制’下享有着很独特的优势,应该把这个优势发挥得更好。”林郑月娥表示。

谈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能

人民网: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您怎样看《纲要》的发布?

林郑月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本届特区政府很重要的一个工作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动能,也为香港的企业或者专业人士,特别是年轻人提供更新、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从2017年7月1日我上任以来,我们就很重视这块工作。

2017年7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从那天开始,我们就积极地参与,规划纲要应该把香港的位置怎么定下来,能启发我们在未来的经济、民生有什么好的机遇。

2019年2月18日,对于《纲要》的公布,我们非常兴奋。因为看到其中都纳入了很多我们的意见,就感到非常的欣慰。

人民网:那么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接下来会为我们具体带来哪些机遇呢?

林郑月娥:香港是一个主要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没有什么制造业。但是现在说到“再工业化”或“工业4.0”,除了科技创新,其实还是需要有一个先进的制造业来支撑。那么现在香港和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有很好的协同发展,我们就可以做科技的研发工作,做一点转化、孵化的工作,而将生产基地放在大湾区的内地城市。

另外,科技创新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融资的能力。香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就可以为科技创新的企业,提供一个融资的平台。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都可以看,都能够更好地发挥香港的优势,带来更大的经济的动力。

人民网: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打通“一小时生活圈”,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和港珠澳大桥的启用,是不是也为接下来的发展带来一些利好呢?

林郑月娥:坦白说,当时建设这两个大型基建,都没有人在谈粤港澳大湾区,因为这两个基建好几年前就在规划。但是2018年的相继开通,确实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天时地利。“一个小时生活圈”的布局已经出现,我们从西九龙的高铁站到广州,要是不停站,45分钟就到广州南了,到深圳福田、深圳北就更近。以前如果坐车,从香港国际机场到珠海是4个小时,现在有了港珠澳大桥就变成了45分钟,到澳门就不需要再坐船了。

有了这么好的基建的联系,就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让很多企业很多人开始考虑,真的可以住在香港而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或者是反过来。最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开了第二次会议,公布了一系列便利的措施,其中我听到反应最好、很受欢迎的就是放宽境外人士在内地居住的时间认定,出入境往返当日不计入境内居住天数,这对在两地往返的人来说就非常有好处。

人民网:其实就是更加方便了。2019年,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方面又会有哪些动作呢?

林郑月娥:2018年11月,习主席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表示,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所处的地位是独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贡献是重大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未来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香港在投资兴业、双向开放、先行先试和城市管理等方面,仍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我们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同时,我也希望香港不单单是作为一个把海外资金引进来、帮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联系人,还能更直接地参与。而粤港澳大湾区就给了我们直接参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会。但是要做好大湾区其实也不简单,它的特点就是“一国两制”,涉及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坚持“一国两制”,不能改变“一国两制”的原则。对香港来说,保持“两制”,不让“两制”出现一些模糊或者减少对于“一国两制”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人民网:您一直非常关注香港青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湾区建设是否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呢?

林郑月娥:有的。最近一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公布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要大力鼓励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建设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启动,我们2018年年底与青年组织合作,在深圳选了罗湖、福田、南山等几个点建立基地,让有兴趣到内地发展的青年,透过青年机构就可以进来。这些基地不仅是提供一个场所,也为他们提供咨询等配套的服务,为他们介绍客人怎么来,或者帮助他们寻找资金。以后我们希望能辐射到大湾区内更多城市,青年人要是比较喜欢到珠海、佛山、东莞、惠州,也都能有青年双创的基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1551927939183185.pn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记者 贾文婷摄

谈创科发展——让香港经济更加多元

人民网:您刚才提到双创,香港也很重视创新发展,这几年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可以说是奋起直追,那么香港接下来有怎样的规划?

林郑月娥:你的观察是对的,这两年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做的力度是比较大的。一方面,特区政府比较积极主动地推出了一些配套、一些新的政策,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香港本身是有做科技创新的好的基础。我们有很好的大学,4间大学排名在全球一百强以内。这些大学的教授,一直以来都做了很多研发的工作,但是以前没有足够的政策配套措施,研发出来的成果不容易转化为实际应用,比如商业的货品或者服务。现在由于我们有很多鼓励、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对他们就比较有利了。

科技创新对香港的好处非常多。一是让香港的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另外,科技创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在生物医药、老龄化或者在城市管理上,应用得好,对整体的经济、民生还是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我从上任到现在,特区政府已经为科技创新投放了接近1000亿港币,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能发展起来。

image.png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记者 贾文婷摄

谈2019年期许——香港要积极参与这3件国家大事

人民网:您刚才提到2019年7月份,您就任行政长官即将满两年。2019年,对您个人和香港有没有什么样的期许呢?

林郑月娥:很多人说我当行政长官当了很久了,其实还不到两年。在过去20多个月,特区政府推出的政策是蛮多的,社会反响也很强烈。像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很多大学,包括香港本地的大学、内地的科研机构、海外的大学,都很有兴趣。2019年,我们要把过去两年做的工作好好地巩固起来,不是做完就算了,还要巩固,然后再慢慢提升。

此外,我们希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019年有几件国家的大事,希望能主动积极参与。一是4月份国家要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一届我们有参加,是小规模的,这次希望大规模参加。也希望能给香港多一些机会,谈一谈我们在“一带一路”方面能有什么样的贡献,怎么让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有一个好的对接。二是2019年11月份,将在上海举行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年参加的香港企业反映非常好,他们也希望2019年继续参加,并能有大一点的展区,让香港多一些的企业能参与。第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能参与国家的庆祝活动,也会在香港举办一系列的庆祝国庆活动,希望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国家的发展。未来机遇无限,我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在“一国两制”下享有着很独特的优势,应该把这个优势发挥得更好。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