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唐伟康突然“变脸”的背后意图
2019-03-03 03:15: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还有约三个月即将离任的美国驻港总领事唐伟康,一改过去两年半以来的“低调”,在本周内接连两天发表严重干涉香港事务的言论,先是极力诋毁“一国两制”说三道四,进而公然以美国“国会报告”来恫吓香港、威胁可能取消“独立关税区”。唐伟康在离任期前的突然“变脸”,难道真的只是“偶然”?实际上,这是美国方面精心策划的举动,选择在两个时间节点:一是行政会议驳回陈浩天的上诉;二是中央发出公函表态支持特首的决定;美国当局意图通过这种高调举动,去达到两个目的:一向本地亲美势力交代、二为年底区议会选举作铺垫。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美当局的“异动”将会更多,值得高度警惕。
精心策划的政治举动
唐伟康本身负责美国务院的经济事务,而从2016年抵港履新以来,作风与前任夏千福乃至杨甦棣相比,相对低调,没有公开发表批评“一国两制”的言论,相反,在一些见诸报端的文章,甚至可以说是“正面”得令人意外。因此,当他突然接连公开批评香港特区时,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但实际上,唐伟康显然不是因为即将要离任所以才“敢言”,背后是美国方面精心策划的举动。首先在时间节点上,并不寻常。唐伟康是在2月26日及27日,连续两天发表有关言论的,而这正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在21日驳回陈浩天上诉之后,也是中央政府在26日向特首发出公函后的次日。针对特区政府决定的意味甚为明显。
例如,他於27日在中环“美国会”以《香港在印太经济的角色》为题进行演讲,声称去年对香港的高度自治来说,有多个“不幸的第一次”。包括“第一次禁止政党运作、首名外国记者被拒入境、首次香港因政见而DQ大批参选人”、“这些显示中央政府逐渐介入香港政府决策(intimately involved in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再早一天,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他称,去年香港发生的政治事件,显示高度自治被“削弱”,香港政治上限制越来越多。当被问到下一份美国国会报告会否较上一份更严厉,唐伟康称:“我相信按我们去年的评估,这说法成立,正确。”
针对特区政府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针对中央政府发出公函的意图已十分明显。显而易见的是,取缔“香港民族党”已经“动到了美国的奶酪”。原因在於,“香港民族党”一禁,美国人所支持的一些极端势力已面临灭顶之灾,一旦成为一个先例,日后所有“港独”组织都将无法在香港存活,美国在香港可利用的棋子、可运作的政治空间,将大大削弱。
唐伟康本人或许并不愿意在离任之前给香港人留下负面印象,毕竟还有三个月,他不必为了一时的反对派掌声而令自己外交生涯蒙羞。但华盛顿的“指令”,却是不论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服从执行的。通过这两次公开的高调举动,美国当局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完全有理由相信,美国方面必定与陈浩天及其相关人等,有过直接接触。“港独”面临在香港无法生存的境地,也必然是核心讨论的问题。在取缔决定之后,美国方面必须向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政治代理人”作出交代,表示美方的态度,既是“安抚”这些分裂分子,也是一种政治姿态。这种交代,可能是意味着美国方面会倾尽一切力量去协助陈浩天上诉,也可能是在社会层面加快新的政治分化行动。
安抚“港独”另谋乱事
第二,“下一份国会报告必然会更加严厉”,这是赤裸裸的恫吓,但其实也是美国手中仅有的一张可以直接打出来的“外交牌”。美国当局试图释放出这样的讯息:美国可以不取消独立关税区,但特区政府必须承诺不取缔“港独”。而这种威吓并不会立即停止,相反会在未来一两年的两场重大选举中,不断成为反对派势力的“竞选工具”,以进一步威吓香港的选民,替反对派谋得选票。
美国未来会如何做,其实并不难预测。它并不取决於下一任由谁来担任驻港总领事,不论是谁担任,通过各种措施去达到强化美国在港利益与影响力、强化对所谓的“分裂国家的言论自由”的支持,将会在未来不断出现。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美国切勿低估了中央及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在大原则底下,是不可能有丝毫的退让。更何况,取缔“香港民族党”合宪合法合理,更合乎香港的民意。美国继续作对抗、与民为敌,又岂会有好下场?
昨日傍晚,针对唐伟康的言论,外交部驻港公署负责人向美国驻港总领馆提出严正交涉,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不容外国干预。我们敦促有关外国机构尊重事实,放弃偏见,以实际行动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係基本準则,尊重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停止诋毁‘一国两制’,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这场仗,美国必定会输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