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公民党党魁杨岳桥最近闹出一宗大新闻

2019-01-25 23:39:5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杨岳桥靠拢“本土派”自取其辱

公民党党魁杨岳桥最近闹出一宗大新闻:先是提出“检讨单程证政策”动议,要求香港政府“收回”单程证审批权,或者把审批权变为“双重审批权”,即中央和特区政府均有审批权,同时要求大幅削减单程证配额。此举一时博得“本土派”阵阵欢呼。但到了正式要辩论之际,他居然不在会议厅,最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因“发起人不在场”而依照程序DQ辩论案。於是“本土派”又纷纷大骂杨岳桥哗众取宠。

“收回”审批权是伪命题

杨岳桥的动议本来就是伪命题,无论从法理、政治性和现实性都没有修改的可能和必要。

单程证制度从1979年开始实行。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第十四条规定:“对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按现在实行的办法管理。”裏面所指的“现在实行的办法”就是当时正在实行的单程证制度。《基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其中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定居的人数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确定。”

於是当时已经实行的单程证制度、《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很简单地归纳为两条原则:第一,从内地进入香港的审批权在内地机关;第二,单程证配额“有得倾”,后来定在了每天150个名额。

必须说明,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承认过港英对中国内地人民进入香港拥有决定权(或审批权)。在1949年之前,两地人员交往没有审批一说,随便流动。到了1950年之后,英国单方面封锁了边界。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虽然香港由港英政府管治,但仍是中国的一部分,於是中国人是否能进入香港不轮到英国“话事”,这是体现主权属於中国的方式。

因此,杨岳桥提出“收回单程证审批权”根本是不成立,香港从来没有过审批权,何来“收回”一说。

“双重审批权”也在法律上不太可行,因为这涉及对《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甚至修改,而《基本法》规定,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牴触”。

从现实上说,“双重审批权”也是不可行的。首先,香港难以单方面审核申请人身份,最多是审核申请人在香港的经济状况。公民党的提议,其实就是把家庭团聚移民的权利,变相改为“经济移民”,这违背了单程证制度的初衷,变相掏空了单程证的内涵。

当然,香港对其他国家人士移居香港有审批权,当中即便是家庭团聚移民,也可以加上经济担保的门槛。但正如以上分析,中国内地人和外国人在香港特区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两种制度“看齐”,在政治上就无法体现内地人与外国人身份的区别。

在法律上,减少单程证配额是可以商量,但现实上没有必要。首先,通过单程证进入香港的年均数字一直在减少;其次,单程证为香港提供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很多人从事香港人不愿从事的低技能要求的工作;第三,由於香港人生育率低下,香港人口预测在2030年代到达顶峰,如果没有新移民(其中很多是学童)的补充,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不足,香港将不堪重负。

虽然“本土派”一直说新移民“佔用香港资源”、“吃福利”,但这都是煽动恐慌和仇恨情绪的话语。其中由於房屋问题成为香港癥结之一,“新移民霸佔香港房屋”更能被“本土派”用於煽动仇恨。其实新移民来港后通常和家人或配偶一起居住,不会佔用其他人的房屋资源;即使申请公屋,新移民亦通常与本身是香港居民的配偶一道申请,能快速分配单位的个案更是绝无仅有。

乱提动议意在哗众取宠

而社署资料显示,新移民申请综援及获批个案数目均有下降趋势,涉及新移民的综援支出仅佔整体开支约4%,把香港经济上的问题投向新移民是没有道理的。

对於这些情况,由於社会辩论已久,杨岳桥不可能一无所知,公民党一向不是“本土派”政党,以前还以帮助内地人获得香港居留权打官司而著称。在“本土派”毛孟静退党之后,公民党内部已很少“本土”声音。因此,杨岳桥提出这个动议,目的是向“本土派”靠拢,但却显得非常碍眼,也和公民党一贯立场相悖。

笔者最近几年观察公民党(甚至包括民主党)的演变,发现杨岳桥此举不难理解。自从几年前“泛民”政党领导层“交棒”予新一辈开始,它们纷纷远离原有价值观,越来越向“本土派”(甚至“自决派”和“港独派”)势力靠拢。同时亦因为“泛民”在选举中屡遇挫折,不敌於建制派,因此出於选票考虑而拉拢“本土派”。

杨岳桥在2016年立法会新界东地方选区补选后急速上位,短短几年间从寂寂无名,变成公民党党魁,这类“超新星”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变得浮夸,喜欢哗众取宠。

提出“检讨单程证政策”动议大概也是他哗众取宠计劃之一,背后更有为将来新界东补选拉拢“本土派”势力的动机。但基於传统公民党支持者越来越不满意该党向“本土派”靠拢。左右计算后,杨岳桥被迫打退堂鼓。於是声称,自己因为观看政府记者会直播而忘记出席会议,这种低劣的藉口当然不可信。但这种吊儿郎当的作风,也足以显示这些“泛民”政党新一辈领导人的不堪,“泛民”去年两度在立法会九西补选中败给建制派,也不是没有道理。

来源:大公网 作者:闻昱行 资深评论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