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试管婴之父”:爱滋患者可孕安全婴

2019-01-13 21:59: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公报》报道,新一年迎接新生命是不少夫妇的新年愿望,不过,当今社会中,精子遇上卵子成功孕育生命的自然概率每况愈下,香港平均每六对夫妇,便有一对不育,人工受孕妇八年来上升了近七成。32年前将新兴医学技术“体外受精技术”(IVF)引入香港的“香港试管婴之父”梁家康医生指出,IVF的需求殷切,它不但给不育夫妇带来福音,而且可以帮助罹患爱滋病的夫妇诞下健康婴儿,为不幸的人生带来生存动力。不过,香港目前的过时法律制度及医疗资源投放不足,限制了生殖科技开发及市场拓展。

现代社会不育问题日趋严重,根据香港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的数据,2009年接受“丈夫精子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 , AIH)及接受“其他生殖科技治疗”合共4693人,到2016年增至9058人,升幅达93%,2017年稍为回落至7886人,惟对比2009年的数字,增幅仍有68%。

梁家康早年在加拿大修读高风险妇产科,1979年回港挂牌,接触很多不育夫妇想育有自己的孩子,但当时香港的生殖技术未达国际水平,于是他到外国视察、学习,1985年与养和医院合作设立了第一间人工受孕中心,1986年,在梁医生“操刀”下,首名香港试管婴儿成功诞生,今年已是32岁了。

助爱滋家庭诞小生命

IVF的辅助生殖技术还可为爱滋病夫妇圆孩子梦。他指帮首名爱滋病患的母亲进行人工受孕,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成功诞下健康婴儿的一刻,该名爱滋病妇流露的那份重燃希望的喜悦,至今仍烙印在他的脑海,“同爱滋病患孕妇接生,其实与肺结核病人或其他传染性病患者做手术一样,医生同班护士做好保护措施,所有医疗用品用完即刻销毁,无乜唔同。”

爱滋病是不治之症,病患者孕育下一代又会否惹来道德争议?他指出,近十年的爱滋病医疗技术已能有效控制爱滋病毒,爱滋病不再是绝症,患者生命不再倒数,近8成患者能过正常人生活,他辅助爱滋病夫妇生育的个案,都是病情受控制的转介个案,他们与普通夫妇无异,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可能通过性行为生育下一代。

他说,感染爱滋病毒的男士要有下一代,较为“棘手”,先要将精子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清洗。他忆述辅助第一名爱滋病爸爸,要将他的精子送到美国波士顿清洗走病毒,再运回港进行人工受孕,手续繁复,医疗费不菲。时至今日,香港邻近的泰国已设有专业洗精子实验室,降低手术费,他至今已为六个爱滋病个案进行人工受孕,让抱憾无光的人生,谱上新生命。

港过时法律窒碍治疗

虽然辅助生育需求大,但香港过时的法律条文却窒碍治疗。他指出,根据香港2007年修订《人类生殖科技条例》,接受人工受孕者,必须符合存在夫妻关系及患不育的条件,他认为这条法例不合时宜,现今港人同居普遍,未婚不育情侣欲做人工受孕,却受法律限制:“嚟我呢度睇症,平均每年有8至10个个案,为咗做试管婴儿,即刻登记结婚,亦有不育情侣会再考虑吓,系咪要为做试管婴而去求一纸婚书?”

除了批评监管生殖科技治疗的法律过时,他亦慨叹香港社会思想保守,现今仍存有“做试管婴儿不正常”的守旧观念。政府不把不育列为病症,提供与不育症相关的医疗资源有限,窒础香港的辅助生殖治疗普及。根据医管局资料,现时辖下的两间教学医院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及广华医院提供辅助生殖手术及夫精人工受孕服务,公营服务轮候时间5至18个月,而教学医院的私家症轮候约两个月,每年三间医院人工受孕个案合共1400宗,但香港生殖医学会指本港约有7万多名妇女受不孕问题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