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法官不应以个人政治观点渗入法律诠释

2018-12-16 02:23:5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主动释法的权力”,此言毫无根据,因为宪法和基本法均写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全面解释权。人大主动释法,不仅没有破坏香港的司法独立,反而起到释疑止争、凝聚共识的积极效果,得到香港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及2016年两度主动解释基本法,获得香港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但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声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主动释法的权力”,“愈少释法愈好”,而释法会为法治带来“长期伤害”,“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有“制约”,否则在作出“破坏”后难以“修补”云云。

人大释法权全面而不受限制

对于所谓人大常委会“没有主动释法的权力”,早于1999年的刘港榕诉入境处处长一案中,终审法院已明确反驳此观点,并于判词中写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对香港基本法的主动解释权,而其解释权是“全面而不受限制的(general and unqualified)”。判词强调,认为人大释法应在特区终审法院提请下才可启动的说法属“不可接受(cannot be accepted)”。

终审法院判词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明显有权力去作出解释(has the power to make the Interpretation),而有关权力来自《中国宪法》第67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中的第四款“解释法律”,以及香港基本法第158条。

判词续指,香港基本法第158条第一款(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香港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赋予人大“全面而不受限制的(general and unqualified)”的解释权,并不受限于该条第二款(授权特区法院自行解释香港基本法有关自治范围内的条文)和第三款(法院在作出不可上诉的终局判决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

基本法第158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此款包含:一是人大常委会有权对基本法的所有条文作出解释,不限于涉及中央管理的事务和中央与特区关系的条款;二是不论需要解释的事项是否涉及诉讼案件,人大都可以释法;三是它可以依据终审法院的请求释法,也可以按照有权提出解释议案的机构的请求来释法,它还可以自己主动释法。

法官言行必须谨慎小心

此外包致金更大谈一己政见,称香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民主,香港民主进程停滞不前,令一国两制受到威胁,必须立即重启民主进程,而法治也不可成为阻碍民主的借口云云。包致金所讲香港的民主进程与一国两制情况并不符现实。

回归后,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在每5年一个轮回的选举周期内,香港至少举行5场大的选举,每一场选举都是依法有序进行。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度越来越高,立法会地区直选议席从第一届占三分之一的20席,增加至第三届的半数30席。立法会议席由60席增至70席,选民手持两票,一票投在地区直选议席,一票投在功能界别议席;选举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委员由800人增至1,200人。

法律界人士指出,包致金身为一名资深法官,言行必须谨慎小心,不能以个人政治观点渗入法律的诠释,更应避免显现自己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否则会对市民大众造成误会,令市民觉得法官并非政治中立,在审理案件中会有政治立场,出现偏颇的裁决,影响市民甚至国际社会对香港司法独立的信心。包致金身为现任特区终院的法官,不应评论时事及妄加自己的政治意见、取态,偏离法律的真正解释,误导公众人士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打击司法公义和香港的优良法治精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