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天下为公" 掩饰自以为是
2018-12-14 23:33:1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廉政公署在征询了律政司意见后,宣布已就前特首梁振英UGL案件完成调查,表示并没有足够证据指控梁振英,律政司也认同没有足够证据检控任何人,事件已尘埃落定。其实,早在今年9月初,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尹兆坚前赴英国的国家犯罪调查局 (NCA)、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及英国严重诈骗署"举报"梁振英,已获英国三个调查机构书面回覆,称因没有足够证据,将不继续跟进调查事件而结案。
然而,林卓廷、尹兆坚仍不罢休,坚持要"彻查到底",并会到境外"告状"。实情是已真相大白,没有证据,没案可查,但林卓廷、尹兆坚还要堆砌莫须有的罪名,冤枉梁振英。反对派立法会议员不能为所欲为,指鹿为马,把自己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幻象"当作真相。
林卓廷、尹兆坚搞"天下为公"众筹,以应付调查事件的开支。但既然本港和境外的执法机关已明言,无案可立、无案可查,他们又怎样"查到底"?两人声称不会轻言放弃,其实只是小题大做、借题发挥,而不是根据法律和证据去判断,这种未审先判是变相诽谤,是对梁振英的人格谋杀。
政客要炒作很简单,到海外执法机构"巡回告状",即使人家不受理,也可以拍张照、打打卡,反正旅费由众筹所得的款项"找数"。不刷存在感,主子可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奴才。
"天下为公"是出自《礼记.礼运篇》,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表达大同的理想社会。可是,反对派搞的"天下为公"众筹,却是为了抹黑,没有任何诚信和公义可言,只是一小撮人的雕虫小技,其目的更不是为了建设大同社会,根本扭曲了"天下为公"的真正意义。
林卓廷、尹兆坚应以法律和证据为依归,尊重香港和境外执法机关的决定,而不是自以为是,以为法律真理在自己手中。法律已还梁振英一个清白,请不要再滥用"天下为公"之名,行"自我为是"之实。
来源:文汇报 作者: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