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当机立断启动23条立法

2018-12-07 00:45:39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习主席高规格接见访京团,充分代表中央对香港的肯定和重视。

这次访京团焦点在习主席会见各界代表时,谈到人心回归是历史过程,急不得、慢不得,并引用了《明日歌》两句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随即在香港政圈舆论引起不同解读。

习主席之言,字义上或有几重意思。一是,中央交代之事不要明日复明日一直拖下去;二是,指示特区政府做事应更积极有为;三是,社会上有些事应该今天就去做,做完明天还有更多的事,例如“明日大屿”、又或者《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工作。

主席的说话是政治语言,各有解读,当中难免有误区。要了解主席的话先要明白主席之话是说给谁听,外人听不懂有误读很正常,但“听的人”可要听得懂,万万不能误读。我相信特首林郑月娥就是“听的人”,她应该知道主席的真正意思,应该“识做”,应该掌握现时香港的政治情况,当机立断做应该做的事情。

立法会处于可控局面

香港现时的政治情况是,立法会九龙西直选补选刚刚结束,由没有政党联系但立场较亲建制的陈凯欣胜选,立法会直选和功能组别都在大概可以控制的局面之中,最起码分组点票权完全掌控在建制派手里,因此特首现时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特别是建制派力量和一些中间力量,在这难得可控的局面下,启动《基本法》第23条谘询和立法的工作,我实在看不到现时政府还有什么理由推延不做。

我身为建制派一分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幸参与回归工作,再经历九七后这21年的回归历程,特别感受到近7、8年,因政改、“占中”等大规模政治示威运动,令香港社会愈趋分化。

香港回归后,中国以至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是,法治精神(Rule of Law)是香港的核心价值,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没有法治,相信不会有人愿意留在香港。几年前发生的一些示威运动,例如由一群滋事分子推波助澜的“占中”、“旺角暴乱”场面等,所造成的破坏与失控,连一些主流“泛民主派”,在其内部也深切反省和检讨这些后果,对香港法治造成的伤害有多严重,将来如果继续发生这些事件,香港社会情何以堪?

永远不会有最佳时机

每当说起《基本法》第23条立法,社会上总有声音将之描绘成什么恶法,我必须指出《基本法》第23条立法绝对不会是什么洪水猛兽,因为中央对港强调的“依法施政”原则,从来没有改变。历届中央领导人多年来对每一任特首的工作汇报回应,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就是:“依法施政、勤政于民”,而23条立法正是《基本法》规定香港应尽、应做的法治工作。

坊间的一些焦点讨论是政府正在思考、研判什么时候才是适合时机,这使我想起英国人培训政务官时,总会提到一项“Doctrine of Time(时间论)”原则, 意思是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最佳时机出现,因而处理事情需要当机立断。举个例子,现时不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工作,是要等到2020立法会选举再下一城,建制派有更大力量更稳固的形势才启动吗?抑或等待社会已有共识才启动?那我们必须问:“2020年真的就是最佳时机吗?2020若出现新危机,不够票,难道放下不做又拖下去吗?什么时候才是百分百的最佳时机呢?”

我认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当机立断,着手研究启动谘询工作,特首以至相关的高官应旗帜鲜明告知社会各界要进行第23条立法,特区政府将凭恃依法施政的原则和开放、开明的态度,让社会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多元的讨论。

《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工作,已经蹉跎岁月21年了,我认为这一刻不能再拖下去,我们有必要让执法单位,将来能有更清晰的法律依据执行工作,否则每遇问题,每次都要寻求人大常委会释法,实不利于香港。

作者:李大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