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媒:填海计划不能再被反对派骑劫

2018-11-04 03:41: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填海建造1,700公顷人工岛的"明日大屿"长远发展规划,为上百万港人解决居住困难。这一规划不仅考虑了市民住屋的需要,同时亦因应了香港国际机场及港珠澳大桥交通的需要,开辟了一条通往世界和大湾区各大城市的运输走廊,是一个颇具创新和远见之良谋大计,充分显示了这一届政府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施政风范,"明日大屿"受到了市民广泛的称赞、欢迎和支持。

可是,反对派对这一宏伟大计划却依然不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仍在为反对而反对。胡诌"这是为香港进一步大陆化"者有之;诋毁"这是倒钱落咸水海"者有之;污蔑"这是为大陆新移民而做"者有之;叫嚣"政府漠视反对意见,要求重新咨询"者亦有之。

"八万五"教训值得深思

有人说,香港看上去高楼林立,市区密密麻麻的楼宇遮天蔽日,实际上,香港最缺的也正是高楼大厦。住是香港的老大难,房屋之缺从港英时代就十分严重。1997年1月,即将撤离的港英政府发表了《长远房屋策略评议咨询白皮书》,提出香港未来十年房屋需求每年将高达8万套。97年回归后的香港百废待兴,作为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深知,香港能否成为科技创新中心,能否为经济基础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关键便是解决好房地产问题。面对日益疯狂飙升的楼价和日益需求殷切的楼市,他提出了"八万五"大计,期望十年内,为全港七成的家庭解决自置居所,并将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三年。可惜,"八万五"计划,恰逢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楼市凄风惨雨,楼价下挫二至三成。反对派挑动民粹主义,猛烈抨击"八万五"。1998年6月,政府被逼宣布冻结卖地,正式放弃"八万五"计划。董建华的改革、香港的创新活力,就这样被窒息了。

今天,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5平方米,更为可悲的是,作为一个现代都市,香港竟有超过9万间劏房,住着超过20万人,居住面积中位数仅为10平方米。此外,最底层更有一大批笼民屈居于笼屋里。不少年轻人因为无法上楼连结婚都成了问题。不能安居如何全心全力去立业呢?从底层到中层,香港整个社会最大的人才群体因居住之艰辛困苦而限制了他们的精力潜力,社会又怎会有充裕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20年过去,当年董生提出的 "在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的宏愿未能实现。反对派尝到了藉民粹主义"反中乱港"的甜头,并在以后变本加厉地屡屡加以利用以挑起社会矛盾,香港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也有越来越多人通过事实看清了反对派假民意真乱港的面目。为此,不少人今天在感叹:当初如果坚持"八万五",香港楼价何至如此失控?底层市民居住条件何至如此艰难?轮候居屋、公屋何至如此遥遥无期?今天,香港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关头,回顾"八万五"的兴衰,港人可以从中总结出怎样的历史经验和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值得我们深思。

香港亟需投资未来

特首林郑月娥深知民间疾苦,在其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中,便表示要努力解决好香港的房地产发展和市民的居屋问题。两年来港府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大力加快公屋建设,千方百计在市区见缝插针地寻觅土地加建楼房。然而,已开发百多年的香港,城区面积毕竟只有260多万平方公里,这种格局和形态,与国际大都会、亚洲商贸金融中心的定位相称吗?回归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大湾区建设的勃兴,与珠三角城市新容的辉煌壮丽对比,香港的滞后是明显的。早在2016年邻近的新城深圳的建成面积已达到923平方公里,时至今日,香港的城建面积不及深圳的八分之一。而香港有1,106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开发程度只有24%。但是,由于这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多以山地为主,因此,香港从开埠以来,主要都是靠填海去取得土地。这种填海造地既经济又平整方便规划,由于优点比较多而被世界近海国家广泛应用,比如荷兰20%的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在香港填海造地还避免了收地巨额赔偿这个既具争议又费时失事的过程。

可见,林郑特首开发大屿山的"明日大屿"规划不仅是顺应了民心民意和历史发展而深具远见、气魄,这个规划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解决香港房地产困扰的一个正确方案,更是香港走向未来,积极扩展港人生活和经济发展空间重要的历史性举措。投资尽管巨大,但公帑来于民而用于民,为发展投入是最有价值的投入。香港不能再蹉跎岁月了,市民乐见"明日大屿"燃点的新希望新愿景尽快成为现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