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研发纳米芯片

2018-10-31 00:19:11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话题,香港中文大学新研发一种可监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纳米芯片,配合拉曼光谱分析法,在30秒内就可检测出有害物质,价格比旧芯片便宜一半。装有新芯片的仪器最小机种如手机大小,可随身携带。此技术预计1年内推出市场。

据报道,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费用昂贵且用时长。中大物理系博士生叶幸权称,近年兴起的拉曼光谱分析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每次检测时,都需将检测物质置于光学芯片上以加强信号,例如检测鱼类,需将鱼缸中的水及鱼身上的物质融合,再将溶液放在芯片上做检测,市价较高,为3900至5460元港币不等,令检测成本增加。中大成功研发的新纳米芯片则将成本降低1/4至1/2。

叶幸权又解释,新纳米芯片是用高质量的金或银纳米颗粒制成,将二者简单涂抹在玻璃上,芯片便成形,生产过程只需6小时,可批量生产。该芯片有效增强被检测物的拉曼信号,准确度高达90%。现在世界上能生产此高精度芯片的实验室不超过5间。

中大理学院助理院长(教育)王建方表示,新技术可脱离无尘环境,在一般实验室生产。通过精确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外貌,便可有效增强纳米颗粒与光线的相互作用,提高芯片效能。新芯片不仅用于检测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也能检测各种农药及食品添加剂,检测范围还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领域,例如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甚至是爆炸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