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泛民"反对填海的"坏心肠" "亏本说"是胡说八道

2018-10-12 20:22:50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特首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一如所料外界的关注点都放在造地建屋之上,施政报告提出规模空前的“明日大屿”计劃。“明日大屿”计劃可以说是继回归前的“玫瑰园”计劃之后,又一个劃时代的大型发展计劃,论难度、论形势的複杂、论政治上的阻力,更远较当年的“玫瑰园”计劃巨大。如果特区政府是以“小做小错”的心态施政,根本没必要启动这样一项大型计劃。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计劃,正显示特区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决心,显示出迎难而上的气魄。

当然,施政报告也例必遭到反对派的攻击,而这次反对派的矛头主要是对準“明日大屿”计劃,指责计劃会耗尽公帑、令库房破产;一些人更突然“气候专家”上身,指兴建人工岛会如何影响气候,随时会引发大型天灾云云。反对派中人没有一个是“气候专家”,他们的专业是“政治抽水”,现在竟然大谈气候天灾,根本毫无说服力,就算一些所谓学者,由於他们并未掌握足够资料,其评论是否可信也令人质疑。相反,如果填海造地真的会引发天灾,为什麼这麼多国家包括先进国家都一直在填海造地,解决国土狭小的问题?难道这些外国元首、专家的识见还不及毛孟静、范国威之流?

“亏本说”是胡说八道

对填海有意见没有问题,大可以实事求是提出,说填海会耗尽公帑,是因为他们只计支出不计收入,谁都知道香港土地有价,填出来的土地会拍卖,可以用来建屋、建酒店、建写字楼,怎可能会亏本?香港几十年来移山填海,有哪一次亏本收场?一次都没有,相反每次都为库房带来大量收入。反对派要攻击计劃没有问题,但应该做做功课,不要人云亦云,一味批评,到头来自取其辱。

其实,反对派针对填海并非始於这次施政报告,在较早前有智库提出填海计劃时,已经遭到反对派全力狙击抹黑,甚至连刘德华因为认同填海而义务为有关宣传片担任旁白,也遭到反对派及其支持者的无理攻击、上纲上线。原来,反对派提倡的言论自由,就是他们认同的言论才有自由,他们不认同的言论就没有自由,所以支持填海就要被攻击,支持马凯就成为民主鬥士,这种双重标準的言论自由,与其说是“自由”,不如说是霸权,凸显反对派的虚伪。

更虚伪的是,其实不少反对派过去都支持填海,例如民主党一直支持在交椅洲填海1000公顷,既然他们都支持填海1000公顷,为什麼现在又要大力反对填海1700公顷的“明日大屿”计劃?一切其实都是选举考虑。反对派对於这次九龙西补选不容有失,但不论是“小人”中的刘小丽或李卓人,都没有稳胜把握,而反对派又缺乏炒作议题。反对派也知道在目前的政治气氛下,政治议题没有多大市场,打DQ牌市民根本毫不在意,唯有借市民最关心的房屋问题发难,借攻击填海来製造议题,挑动市民对特区政府、建制派的不满,为“小人”的选举工程製造弹藥。

所以,反对派从来都不是实事求是的讨论填海利弊,而是一刀切的否定、推翻,一方面夸大填海的财政压力,製造恐慌,另一方面散播不实谣言,指填海是为了新移民,香港市民没有得益,反对派更不断散播各种罔顾事实的言论,目的就是要将填海污名化,将填海加上各种阴谋论。反对派继而就可以大力反对填海,包括在选举工程中大打反填海牌,让“小人”有攻击政府和建制派的弹藥。

为保议席阻解决房屋问题

对反对派而言,房屋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对他们才最为有利。反对派的生存靠的是市民的不满,而现在市民最大怨气却是来自房屋。如果特区政府的各项房策能够顺利落实,市民上车有望、基层达成上楼心愿,楼市得以回稳,市民怨气大减,反对派还有存在价值吗?相反,唯有令房屋问题得不到解决,楼价保持高位,基层市民要轮候长时间上楼,反对派攻击政府、“为反对而反对”的路线才会有更大市场。所以,从自身政治利益来说,反对派绝对不会支持任何解决房屋问题的政策。

市民应该看清楚,反对派反填海,不是出於缜密的研究和思考,而是出於政治和选举的考量,由年头开始一直狙击任何填海方案,甚至连社会讨论也不准,肆意污名化,就是为了挑动市民不满,製造紧张的政治气氛,为“小人”的选举拉抬选情。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本来一直是反对派的伎俩,现在反填海出发点只是为了政治利益而不是市民利益。填海不是洪水猛兽,一边领取议员薪津一边祸害香港的政客才是。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方靖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