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香港地铁发展 可知高铁重要
2018-09-20 22:52:5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香港高铁即将通车了,全港市民翘首盼望。高铁从规划到兴建经历不少风雨,但是回顾香港地铁发展的历史,看看地铁对香港交通、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广大市民就会明白,高铁和当年的地铁一样,起初虽然备受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符合时代潮流的建设,将和港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成为香港繁荣进步的象征和动力。看待任何事物都要有长远的目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是香港前途所在、大势所趋。高铁开通,助推香港拥抱机遇、顺应大势,相信不久,高铁也会成为港人生活工作、创新创业离不开的重要依靠。
上世纪60年代末,香港提出兴建地铁,从规划、讨论、兴建都争议不断、阻力重重,与今日高铁遇到的情况不相伯仲。当年地铁规划的总开支58亿港币,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当年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马基教授(Sean Mackey)指出,庞大的计划与地铁的覆盖范围不成正比,仅可服务香港部分地区,客流只占总乘客的3成,计划会为香港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认为未来16年,本港经济不可能承担地下铁路发展计划。《南华早报》曾以头条新闻报道:“运输业人士指地下铁路是一场灾难“。地铁施工期间,地面交通堵塞,甚至完全停顿,市民怨声载道,认为地铁未见其利、先受其害,更无法想象地铁日后带来的好处。当年立法局表决地铁条例时,虽然条例获得通过,但也遭到不少议员反对。反对的议员认为,香港无须兴建地铁,可以其他方法解决交通问题,例如把九广铁路建成双轨、加强电车服务,兴建地铁根本劳民伤财。
地铁重要性没人再质疑
地铁在争议声中建成,工程规划耗时10年、兴建耗时10年、超支4.6倍。但是,地铁开通后,荃湾、观塘等往日被视为偏远的地区,与中环、湾仔等中心地区的联系变得紧密,地铁沿线各站的经济活动蓬勃起来,是否近地铁成为市民置业、就业的重要选项。将军澳未通地铁之前,没有多少市民愿意去居住;地铁开通之后,将军澳成为不少中产居住的热门地。如今,地铁的重要性没人再质疑,只会热烈欢迎。
回望地铁发展的历史,可以展望高铁的将来。时代在发展,港人看问题也要与时俱进。与香港相邻的日本、台湾,早已拥有高铁,我们国家近年高铁网络飞速发展,已成为全世界高铁第一大国,连贵州等偏远省市也连上高铁网,大大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正如当年兴建地铁,带动经济、社区发展一样,今天的高铁也扮演拓宽香港发展空间、带来新机遇的角色。香港的发展不能再局限于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香港年轻人不能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要敢于跳出香港,开创更美好前途。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的白领,不少是在市中心工作,却到环境更好、楼价更便宜的郊区居住。
拥抱大湾区机遇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待兴,香港工商界敢为天下先,到内地投资设厂,饮到“头啖汤“,也为国家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如今国家的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条件优越,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中央大力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中央为港澳度身定做,让港澳同胞分享国家发展的新机遇。高铁、港珠澳大桥等跨境交通基建的落成,令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港人居住、工作、生活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做“大湾区人“何乐而不为?香港应抓住“二次改革开放“的新机会,令香港再创辉煌。
来源:文汇报 作者:蔡德河 原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