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要为“人权”议题争话语权

2018-09-15 01:34:21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人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当中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近日,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聆讯,审议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区的种族歧视及人权问题;另一边厢,“香港群策汇思”亦举办“基本法与香港人权状况”论坛,人权问题再度热议,反观香港在国际人权的议题上又应如何自处呢?

  国际人权法规定了各国政府的义务,制定政府采取行动的特定方式或应避免的特定行为,以促进和保护人权及个人或团体的基本自由。过去,香港鲜有论及有关人权的状况,整体社会气氛大多避而不谈。在“一国两制”及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应在国际的舞台上,主动地讨论有关人权的相关议题,并创造更多新的空间讨论人权。

  香港人权主要受到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条例》两方面保障。笔者认为,香港在人权的议题上,应主动争取话语权,或重新就“人权”赋以新的定义。事实上,不同的时间、空间、领域,人权的定义都会随之改变,香港不能因约定俗成而一成不变,沿用旧有的定义方式厘定人权标准,香港应该检视自身的优势,甚至可以在某些优势领域,提出比西方国家更高的标准。

  西方国家一直藉人权话题打压中国,企图阻碍国家的发展步伐。香港应扮演重要的角色,须争取主导权,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在诸如人权等重要的议题上,为国家化解矛盾。笔者认为今届政府应有更长远的考虑,能有效地就15年、30年以后的香港作出完善的发展规划。在人权问题上,笔者建议政府应发挥主动作用,特别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办事处,应该主动利用当地人感兴趣的方法,推广国家发展及香港在改善人权、促进发展方面的工作,让西方国家的国民能更直接了解香港,消除予人借题发挥的机会。笔者相信,在特首林郑月娥管治下,本港政治氛围亦相对和谐,相信特首在任内能为香港人权的长远发展制定规划。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张俊勇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