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香港发挥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

2018-09-13 22:18:53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为服务“湾区所需”贡献力量 香港发挥优势与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

  作为世界级湾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其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正以11个城市、近7000万人口和占国内生产总值12%的经济规模,启动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香港如何善用自身优势与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又该怎样贡献力量、带动湾区破浪前进?

  取长补短 提供新平台

  从世界湾区的成功要素来看,庞大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的经济结构缺一不可。而开放的经济结构,正是香港的“自身所长”,可以在服务“湾区所需”上充当重要角色。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大湾区内产业链完备,汇聚着众多具潜力开拓国际业务的企业,“如何将香港发展为区内新经济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是业界上上下下的共识。”

  今年4月,香港交易所公布新订《上市规则》,从多方面放宽首次公开募股(IPO)政策。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感叹,这是继H股之后,香港资本市场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短短4个月内,港交所便收到数十份新经济企业的上市申请,其中大多数为内地企业。

  除金融外,香港的专业服务优势明显,可以在大湾区充当引领角色。“以中英双语订立的法例、1万余名执业律师、来自逾30个司法管辖区的1500名注册律师……凭借成熟的法治体系、稳健的司法制度和高效的专业人才,我们是帮助海内外合作伙伴促成交易和解决争议的理想人选。”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自豪地对记者说。

  9月8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法律论坛召开,参会的香港青年难掩喜悦。留美返港博士黎先生在香港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说:“很有劲头!公司业务拓展了,我的第一份工就派往深圳。”

  时下,为便利商旅人士,香港各服务机构量身打造一系列大湾区产品,促进区内生活无缝对接。例如,中银香港推出大湾区双币信用卡,不到半年申请人数就超过20万;工银亚洲将“深圳通”内置于湾区信用卡内,持卡者可直接拍卡乘坐深圳地铁及市内交通;中国移动香港新增“飞常大湾区”计划,使用户专享无限数据流量、免费接听粤港澳来电,还能以超值低价申请澳门及广东省手机号码……

  促进交流 拓展新机遇

  “香港是左右逢源的‘宝地’,世界华商可在港设立联络基地、金融投资总部等,进一步拓展大湾区乃至东盟市场。”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在世界华商论坛上的一番动情演讲,引来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8月底,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世界华商高峰论坛”在港举办,逾千名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政府高层官员、海内外工商翘楚、华商代表等聚集一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及香港角色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

  对谈环节中,10余名业界及华商代表无一例外地把香港视为“最具战略性的交流平台”。香港会计师公会代表陈凯直言,近5年来,内地企业“走出去”或外商投资内地的案例中,逾七成是通过香港进行的,“‘熟识国际、了解国情’已成为香港的名片。”马来西亚鑫资金投资有限公司创办人张国林认为,创新、合作、人才是启动未来和发展创新经济的主要动力,而香港三者兼备,可为全球华商与大湾区企业的交流互动产生事半功倍的积极影响。

  “以香港为出发点,开拓更宽广的湾区舞台”,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心声,更是两地青年的梦想。

  在近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联合行动”项目简介会上,首批90个项目集中发布,包括大湾区高科技都市农场、自闭症儿童治疗中心创业项目、大湾区生涯规划之旅、大湾区青年信息服务平台等。

  牵头负责“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节”项目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在简介会上介绍:“为期一年的青年节,包括文化艺术交流、就业创业机遇分享等活动,目前已有150余个青年组织参与合作,多达2万名大湾区青年与我们一起投入筹备工作,希望通过各项交流活动启发香港青年认清长远的发展目标。”

  香港业界对接大湾区的行动也在全面展开。香港自2007年开始派出资深社工出任督导,协助深圳建立社工注册制度,10年下来,深圳的社工数目已由30多名跃升至数千名;广东万丈金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廷威说,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素有交流合作,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香港青年到公司实习;香港园境师学会原会长刘兴达也向记者表示,已与广东省相关部门沟通,期望可在园境领域出台“大湾区版”资格认证,结合香港经验与广东标准,与国际接轨。

  整合资源寻找新动力

  “9+2”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重要的是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粤港澳合作要从‘优势互补’走向‘优势整合’、从各施所能走向协同争取、从各有精彩走向共同繁荣。”香港华菁会会员金霖沅建议。

  金霖沅以创科发展为例说,整合湾区全域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要素,特别是发挥香港、广佛、深莞等核心城市群在科技研发、高技术产业、创新型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可大大激发各城市的创新活力,“香港应统筹利用资源,与湾区内各城市携手共建‘科技走廊’、打造‘中国硅谷’”。

  香港业界在探讨中认为,大湾区要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需要统筹各方力量。在中央领导下,拥有优势的不同城市可以是某些领域的统筹员;就像新引擎中,不同的发动机提供动力,最终形成合力。

  9月5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推进大湾区建设目前有三大重点工作:一是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推动香港的优势产业落户大湾区,特别是医疗和教育产业两方面;三是透过政策创新和突破,加强香港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近年,香港高校纷纷与大湾区各城联合办学,并开展众多创新型合资研究机构和企业。有本地学者认为,香港高等教育中丰厚的社会资本与内地无可比拟的硬件资源相互融合,可促进区内知识型经济转型为创新型经济,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有利于培养湾区专业人才。

  据悉,目前多所香港高校在探寻与内地合办更多的教育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了一个小例子,城大耗资2500万港元的动物医学检验中心是亚洲目前最先进的动物诊断化验所之一,已吸引大湾区内多个城市的目光,“内地非常看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日后城大会在深圳等地开设动物医院,统筹引导关于动物与人类的互动研究。”

  香港赛马会也在大湾区内探索可为之事。在8月举行的香港赛马会广州从化马场开幕典礼上,马会主席叶锡安兴奋地表示,作为内地首个世界级马场和纯种马训练中心,从化马场拥有优秀的马匹训练及护理设施,可与香港沙田现有的马匹训练中心相辅相成、资源共享。

  “大湾区舞台机遇良多,香港可在诸多领域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凸显价值、贡献力量。”金霖沅表示,作为国家“同发展、共繁荣”的受益者,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一个支点,“将责无旁贷地肩负未来湾区连接海外的重任。”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13日 20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