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是香港学子的最大舞台

2018-08-25 20:44:34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图:香港升学路不止一条,有名校学生便弃港大入读清华建筑学院

  入读香港大学是不少港生的梦想,但在今年文凭试考获32分佳绩的拔萃女书院学生孙遇晴,却放弃港大学位,毅然北上入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筑梦水木清华。网民热议纷纷,有讚有弹,有人觉得“寒窗苦读多年,好不容易获得优异成绩、有机会入读港大,并能够选择一个更赚钱的专业,就这样放弃,实在不值得。”据报载,这位优秀的女生曾在初中的一篇作文中写道:“常常有人说我是傻孩子。成人口中的值和不值是什麼?成功是什麼,失败是什麼?我想去的地方,简单得多……”香港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世界级名校,选择任何一个,都不辜负青春。但孙遇晴在这一人生选择时表现出的“心有大爱”颇为动人。

  心有大爱首先在於爱祖国爱香港。作为19岁的香港青年,孙遇晴曾经两次到内地交流。她在交流中善於发现内地优势,如上海、北京等地高校“学术氛围浓厚,学生谈话内容很有深度”、“内地发展潜力大,优惠政策多”、“对於建筑师有更多机会”等。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孙遇晴之所以能够做出她认为“值得”的选择,正是在於其眼界不仅仅拘囿於香港,而是心怀祖国、放眼中国。她当然也爱香港─用心地观察这座生於斯长於斯的城市,“家住西环,看到附近的唐楼被拆觉得好可惜”、“囍帖街即使现在重建,但再也有没有以前的味道”。她心繫城市发展与建筑保护,积极提出自己的专业见解,使得这份爱更加深沉有力。

  心有大爱还在於有主见懂坚持。孙遇晴喜欢绘画,於是坚定地选择建筑专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始终坚持从心出发、心中有梦,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艳羨和追求所谓赚大钱、赚快钱的专业和行业,年纪虽轻,却拥有淡泊的心性,在都市的浮躁与内心的梦想之间筑起一道屏障,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保持着主见和初心。这也让她养成了善於挑战自我的品质和习惯:孙遇晴初中时就读於圣士提反书院,为了挑战自己,向父母提出想转校,并自发準备插班试,最后成功入读拔萃女书院,完成三年的高中课程,并在文凭试考获得佳绩。有主见、懂坚持让中产家庭长大的她,不但没有被舒适生活环境养成一朵“温室小花”,反而更勇於跳出舒适圈,“由中学转校到考文凭试、选科、找大学,都係自己搞掂,连清华都係报完名面完试先同父母讲”。正如她所言:“扩阔眼界,学会独立,无关成败”,“理想的彼岸只有风、月亮、星星和太阳”─这使得孙遇晴心中的大爱更加纯粹美好。

  心有大爱,方能实现人生梦想;心有大爱,定会拥抱人生精彩。政府应该为香港的莘莘学子创造更多了解内地、融入内地的机会。期待湧现更多像孙遇晴一样心有大爱的香港青年。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赵 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