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联办:让大湾区建设真正惠及人民

2018-08-22 18:26:42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星岛环球网消息:8月20日上午,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王志民主持召开中联办领导班子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也是为港澳同胞和大湾区内地人民谋福祉的重大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韩正副总理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全面深刻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战略意图、目标愿景、原则要求和方向路径,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深入推进实施的新阶段。港澳两个特区行政长官首次以小组成员参与国家战略决策实施架构,彰显中央高度重视港澳在大湾区建设中地位和作用,凸显港澳从“联系人”向更加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转换,把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实践和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功能提高到新层次。在中央强有力的统筹领导下,在粤港澳三地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必将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会议强调,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七一”视察香港时关于“我们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和十九大关于“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要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大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交融结合、同频共振形成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拓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港治澳的重要思想和方略的重大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增进香港同胞福祉、“中南海直通香港”和香港同胞“相信国家、相信香港、相信自己”的生动写照。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七一”视察香港并亲自见证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热议、媒体高度关注的话题,各界对大湾区建设充满期盼。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和新一届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作为,主动回应香港社会主流诉求,积极宣传和团结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全力对接大湾区建设。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确定为香港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全力投入政府资源,加强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多次率团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考察,多次到北京和广东与内地有关领导沟通会商,积极向中央反映香港社会关切和期盼,推动相关惠港政策在大湾区落地实施。特区政府先后组织由政府高层官员、行政会议成员、业界代表组成的考察团,赴大湾区考察调研,进一步增进香港社会对大湾区的认识和了解,动员香港社会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并主动推出一批对接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特区立法会32名议员及多名政府官员于4月20至22日组团考察大湾区内地城市,立法会还于5月31日通过了促请特区政府把握大湾区建设机遇的“加强区域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议案,各政团社团纷纷开展大湾区建设专题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比如,民建联从去年八月以来,分别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规划方案建议书》和港人在粤享受国民待遇先行先试建议书等,分三批合共提出80多条政策建议;工联会向特区政府提出主动落实政策配套,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推行再工业化,振兴物流、空运、航运、旅游等最能吸纳劳动人口的行业等政策建议;经民联今年四月访问广东省时,提交了《促进大湾区发展 深化粤港合作》建议书,提出了六大范畴的22项具体建议;自由党向特区政府提出进一步放宽香港人士到内地投资、创业及就业限制,推动资金互通、专业及各类资格及资历互认等建议措施;新民党也通过汇贤智库,向特区政府提交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议书》,从成立“大湾区投资基金”、推动港人在大湾区内生活便利化、为本地青年开辟发展空间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各级政协委员、商界及专业界别团体和人士也抓住各种机会积极了解、参与大湾区建设。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成为香港社会普遍关注、热切期盼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重要“中央精神、国家议题”,思考大湾区、对接大湾区、借助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升级正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主流共识和自觉行动。

  回顾一年多来香港社会对大湾区建设的积极反响,我们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威望和重视关怀是凝聚香港各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切的根本动力,深深体会到契合香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广泛利益是粤港澳大湾区获得广泛认同的社会基础,深深体会到重视回应特区政府的关切与香港市民的期待是顺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创新。推进大湾区建设,提升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水平,会使港澳的现有优势包括服务业优势更有用武之地,使港澳能够从国家强劲发展中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使港澳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解决长期发展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促使港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

  会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港澳同胞和大湾区内地居民同享高品质生活的共同家园。从去年“七一”以来,中央有关部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港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部署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分三批集中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创业的政策措施,包括保障港澳学生在内地就学、为符合条件的内地高校港澳毕业生签发报到证、在内地工作的港澳居民可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保障港澳居民在内地旅游的住宿权利、港澳居民持“回乡证”在部分车站自助取票、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等,解决了一部分港澳同胞普遍关注、影响面较大的诉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又决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机构,等等。在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后第二天,中央又推出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为符合法定条件的港澳台居民申领居住证,并享受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三项权利、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九项便利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推进内地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措施向常住内地的港澳居民全覆盖,这是中央为增进港澳同胞福祉推出的又一重要突破性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同胞的关心关怀和厚爱。

  会议要求,中央驻港机构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的工作部署,从“两个建设好”的战略高度,在“一国两制”框架内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秉持与香港发展、与香港同胞同心同行的使命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拓展工作视野,提升素质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中央决策部署真正“上岸、落地、落实”,真正惠及香港市民。一是要积极宣介中央关于大湾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继续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作为,寻找“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团结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共同描绘大湾区建设蓝图,将共同家园的美好愿景付诸于共同行动,为香港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二是要广泛联系香港各界,广泛了解和积极回应香港社会关切,积极联络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促进粤港澳合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发挥好沟通者、协调者、促成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升香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制度机制创新。三是要积极引导动员广大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参与大湾区建设,积极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内地有关省市和特区政府出台和落实香港社会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相关政策措施,让香港市民“得实惠、享红利”,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和增强参与感成就感。

  会议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中央驻港机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有为,履职尽责,为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行稳致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