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联办落实"两个建设好"

2018-08-22 18:24:55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王志民前日主持召开中联办领导班子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会议强调,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和“两个建设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一要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大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交融结合、同频共振形成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二要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拓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港治澳的重要思想和方略的重大举措;三要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增进香港同胞福祉、“中南海直通香港”和香港同胞“相信国家、相信香港、相信自己”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七一期间视察香港时指出:“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祖国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按照习总书记“两个建设好”的重要指示,中联办以上三个角度认识大湾区建设的提法,是对大湾区建设重要意义的最新定义,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让人眼前一亮。中联办落实“两个建设好”,对于推动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香港社会各界关注和深思。

  “两个基本国策”的重要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韩正副总理上星期在主持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深刻阐述了大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战略意图、目标愿景、原则要求和方向路径,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中央对大湾区建设如此重视,因为,这是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大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交融结合、同频共振的重要载体。

  今年是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一个国民经济处在崩溃边缘的中国,绝处逢生,走出了一条新路。而这条新路的起点就在南粤大地,是以深圳特区建立为开端。这条新路之所以能够走成功,也有香港和澳门同胞的巨大贡献。今天,改革开放要有新突破,依然需要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实践探索。

  今年是实施“一国两制”第21个年头。“一国两制”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创举,它以和平方式解决了“主权回归”与“两地分治”的矛盾,让回归后的港澳两地不仅保持了原有的活力,还增添了诸多发展优势,让祖国内地多了一条观察世界的窗口和连接世界的通道。今天,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需要整合粤港澳三地的优势,做大增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以开放的思维整合粤港澳三地的现有优势,并培育新优势,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可以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样本,也是打造“一国两制”实践的样本。

  “一国两制”事业的丰富和拓展

  习总书记去年七一在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古代男子20岁是“弱冠之年”,行成人礼,香港回归20年庆典如同“行成人礼”。

  “行成人礼”之后的香港应有更大作为。在全面准确实践“一国两制”的基础上,香港完全可以与广东、澳门联手干更大的事。这样做,既能助力国家发展,又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实现双赢多赢。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实践的平台。无论是同40年前建设深圳特区相比,还是与正在建设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相比,或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中心城市”的现状下建设“共同经济体”,涉及到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同经济制度的对接联络,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挑战异乎寻常。因而,这场实践将极大地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拓展“一国两制”空间。

  在上星期召开的大湾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首次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阐述了关于大湾区建设的“香港意见”、“澳门意见”。这标志着中央层面的决策机制已经建立。可以预见,随着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广东省的层面,在香港、澳门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层面,在港澳与中央部委的层面,都将建立许多工作机制,“一国两制”的实践,将进入新层次、新高度、新境界。

  “三个相信”理念的生动写照

  怎样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建设好”深刻内涵?中联办领导提出了须以“三个相信”的理念谋划发展。确实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三个相信”理念的生动写照。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央负责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一体化一样,已经列为国家战略。习总书记去年七一期间视察香港时,还亲自见证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一年多来,国家部委先后多次出台了便利港澳居民赴内地学习、工作、居住的新政,让港澳同胞共享祖国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央对大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粤港民众的真心关爱。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力量是“9+2”城市。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创新科技中心,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这些都要靠大湾区城市自身努力。事实上,大湾区建设提出以来,相关城市取态积极,热情很高,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已经体现出“主人”的姿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受益最大、最直接的群体,也将是大湾区的民众,特别是港澳民众。比如,规划中的“一小时优质生活圈”,可以让港澳居民到珠三角居住、休闲、养老,生活品质将会大大提升。

  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香港公开宣讲习总书记治港治澳重要思想、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时,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认真领会、深入实践‘两个建设好’的总体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强大力量。”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中联办会议提出,从“两个建设好”的高度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作者:屠海鸣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来源:大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