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湾区规划 聂德权:高层协调 定年度计划

2018-08-02 04:10: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文汇网报道,自从去年3月,中央政府首次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入国务院总理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大湾区内“9市2特区”的传媒都纷纷报道该市为大湾区的“龙头”。大湾区是融合,还是竞争?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透露,中央政府会参与协调,亦陆续会有便利港人措施出台,但强调任何政策考量的方向一定是有利整个湾区发展。

协作思维改为考虑

  粤港澳大湾区内一共有11个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2016年大湾区的总人口为6千8百万,总境内生产总值(GDP)为1.39万亿美元。

  过去各城市各自为政,不少城市定位、基建都有重复。以国际机场为例,目前大湾区内已有5个,广州更正规划兴建多一个国际机场,未来更会出现一个“机场群”。如何协调达至更高效益?随着大湾区规划出台,一个新的战略协作显得具迫切性。

  聂德权说,政策创新是未来处理各地之间合作的重要原素,希望做到“大家都系Win Win(双赢)”。

大湾区三个主要合作方向:

  中央政府与区内11个城市的联系;

  香港特区政府内部如何协调跨局政策;

  政府与商会等持份者之间的连系。

中央与大湾区内各单位有定期会议 制年度计划

  聂德权特别提到国家发改委,港澳办,广东省政府及港澳特区政府,会成立一个较目前粤港合作更高层次的沟通机制,协调整个湾区发展,制定年度计划找出重点项目。他指做法有别于过去粤港合作,“过去我们思考,好多时思考粤港双方。我们从各自自身的角度出发,看有甚么方法可以合作。但粤港澳大湾区就有新层次,思考不是自身发展而是思考整多大湾区。”

开设网站 方便

  发展大湾区涉及多个政策范畴,聂德权说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早已展开工作,并会开设新网站让市民可以“一站式”了解大湾区信息。之于一些跨政策局的政策,政务司司长领导的“推进大湾区建设及内地合作督导委员会”亦都已经开过会,全速推进大湾区规划。

便利港人措施陆续出台 做到

  香港与内地珠江三角洲各市融合不是新鲜事,从四十年前内地改革开放开始就有大量港商到内地设厂营商。回归后亦有多份CEPA协议。业界都有“大门开了,小门未开”的质疑。今次大湾区规划会否又是一次重复的“口号”?

  聂德权在访问中多次重申,要落实规划最重要是“政策创新”。而且与过去不同,可以落实到每个具体项目。他以落马洲河套区为例,如何打通深圳及香港河套区两边的人流、 资金流、 物流及讯息流,“你就要有相关政策配合,若你跟现行政策一定有好多规矩做不到。”各方合作点不只是政策大框架,而是实在的项目。

  聂德权都明白民心都一样,市民在生活小节上感受到方便,才会支持大湾区规划,“我们都提出啦!在大湾区行走 ,如何做到流动支付,这方面好具体 ,好实在。如果香港人无内地户口,就算有内地手机号码,我都开不到,订餐订不到,叫的士, 叫出租(车)都不行。买东西都一样,好多…… 凡此种种大家都看得到。”

  聂德权说未来会陆续推出更多便利港人的措施,但港人在内地工作的税务安排,以及两地信息政策等问题,就比较复杂需要时间,“要找到一个适合的点,既能一国两制方针下,但又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畅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