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向“港独”亮“红牌”
2018-07-27 20:43: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反对派声称,区议会选举改划选区,政府为建制派度身订做新增议席。但是,改划选区明明是反对派占了便宜却大叫吃亏,再次暴露反对派的虚伪面目。反对派不做好民生工作,声称自己受到影响,一定是“政治打压”,这是企图将区选政治化。重民生重服务一直是区议会选举的主题,区议会候选人能否当选,往往与其在地区上的表现有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建制派参选人有地区服务经验和政绩,有能力、有诚意服务居民,就会受到选民欢迎。
新的区议会选区划界建议一出,反对派各党派见有128个现选区须重新划界,就实时“对号入座”,声称自己受到影响,一定是“政治打压”云云。
无病呻吟但求博票
反对派声称民主党元朗北朗选区议员的邝俊宇近半选区被划走,但其实,民建联离岛东涌南选区区议员周浩鼎亦是受害者,估计被剔出的人口最少有两万人。民建联新界西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在脸书表示,“建制派才是最大受害者”。
实际上,如果计算受影响的席位,建制派远远多于反对派。有传媒做的统计显示,虽然以“比例”来讲,民协及“新民主同盟”似乎受重新划界影响较大,但比较起来,建制派政党中,经民联有三成八现任区议员受选区重划影响,民建联亦有逾三成区议员的选区重划。
如果讲受影响人数,民建联排第一,受影响的有36人,民协得13个区议员,受影响的有6人,有12个区议员的“新同盟”则有5人受影响,加起来都不够民建联受影响人数多。
反对派政党无病呻吟博票,一些反对派人士都嫌其乱吹,叫他们“唔好吹太大”,指如此“讲选情只会引人反感”。反对派政党无病呻吟,明明占了便宜却大叫吃亏,将他们此地无银、但求博票的虚伪面目暴露无遗。
企图继续将区选政治化
反对派声称自己是选区划界的受害者,是受到“政治打压”,这是企图将区选政治化。
区议会的本职是地区民生事务,选民在投票时注重候选人是否有服务社区的能力和诚意,因此重民生重服务仍是明年区议会选举的主题。反对派平时不做地区工作,因此处心积虑混淆视听,迫不及待就展开“竞选行动”,不惜使用“阴损”招数,破坏选举的公平公正,包括散布自己是选区划界的受害者,以哀兵之术博票。
前事未远,后事之师。上届区选,民建联继续提出“实事求是,为您做事”为竞选口号,既反映重民生重服务一直是区选主题,也反映民建联地区服务成绩丰硕。民主党则以“为香港搏尽”为区选口号,但经过“占中”特别是反对派议员否决2017年特首普选方案,民主党的虚假口号已不管用,更无法说服选民支持他们的所谓“真普选”。公民党在上届区选主打“本土牌”,企图利用自由行挑动两地民众互相仇恨情绪,散播仇视抗拒内地言论,抵制两地融合历史趋势,但公民党搞变相“港独”严重危害港人福祉,注定不得人心。建制派上次选战成绩不俗,共得到约78万票,共占有约七成的议席,成功维持了18个区议会的主导格局。
明年区选,反对派仍然企图乞灵于将区选政治化,是打错算盘。过去一年来,香港形势出现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一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依法遏制“港独”,政治上出现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二是社会泛政治化之风得到有效遏止,社会内耗和纷争趋于缓和。
一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厌弃纷争,感到不能再在“泛政治化”的漩涡中蹉跎岁月,深刻体会到习主席语重心长的告诫:香港须摆脱“泛政治化”漩涡,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反对派逆潮流而动,逆主流民意而动,企图将区选政治化注定不得人心。
建制派面临区选要与时俱进
建制派面临即将到来的区选,也要与时俱进,积极推动香港投入国家发展大局,齐心聚力,聚焦“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及创科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特别要回应年轻选民的诉求,关注年轻人的上楼、上流、上位问题,协助特区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纾缓年轻人的人生困境,减少“愤青”增长的社会土壤,使年轻选民在有人生出路的情况下,在投票选择时支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建制派。同时,面对新生代涌现的挑战,建制派要进一步做好新老交替的部署,培养更多的年轻新人、新面孔,以适应选举年轻化的时代潮流。